顯示具有 貝卡玩game-SLG-SLG單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貝卡玩game-SLG-SLG單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6年3月15日 星期三

羅馬共和國數位化教材——我玩《凱薩大帝》 (Centurion: Defender of Rome) (1990)

《凱薩大帝》遊戲畫面

這款《凱薩大帝》是我的中學歲月裡,一塊比例不高但是很鮮明的記憶。直到現在,每當我望著螢幕上那張環地中海世界全覽圖,耳朵裡聽到低沈迴盪的戰略模式背景音樂時,我都會想到好幾個段考結束,不到十二點就可以提早放學的週末,回到家匆匆用過中餐,就把電腦打開東征西討的興奮心情。在那個好學生大多只知埋首課本的單色年代,這就是我紓解考試壓力的主要調劑,而班上那個總是以幾近完美的成績,多贏我兩三分的那個女生,她給自己安排的期末考後的調劑,是參加什麼四天三夜的物理科學研習營。我猜那就是為什麼她後來是坐在實驗室裡研究什麼拯救世人的仙丹妙藥,而我淪落到在部落格上用標點符號塗鴉的差別。

2006年2月23日 星期四

小家碧玉的太空海戰——我玩《最後武力》 (1990)

《最後武力》遊戲畫面

雖然把海戰遊戲搬上太空絕對不會是什麼創舉,可是很奇怪的是,這款大宇自製的《最後武力》,竟然是我唯一玩過的海戰式太空戰鬥模擬遊戲;其他時候我若不是坐在戰機駕駛艙理,就是指揮以一百艘為單位的艦艇,打銀英傳式的團體戰。我覺得我一定錯過了什麼經典沒玩到。

2006年1月27日 星期五

軍武迷的超現實假想——我玩《台海防衛戰》 (1992)

《台海防衛戰》遊戲畫面

在一個同一年有《沙丘魔堡2》 (Dune II) ,隔年《三國志III》上市的年代,你會想玩這個解析度顆粒很傷眼,音樂聽上一小時就開始頭痛,聲光效果相當粗糙的戰略遊戲,唯一的理由當然是因為它的敏感題材。這應該是第一個拿海峽兩岸軍事對抗做為主題的遊戲,而在那個九二共識還不叫做共識,甚至連這是個共識都沒有共識的當口,這遊戲使得臭男生軍武迷在滿足台海大戰的幻想時,多多少少會覺得有點毛毛的。坐在電腦螢幕前調兵遣將是很過癮的,那麼真的扛個 RPG 上去轟紅軍坦克呢?這恐怕是你這輩子連一次都不想體驗的生存遊戲吧!

2002年9月27日 星期五

御姊打群架,就是賞心悅目——我玩《天使帝國2》 (1994)

《天使帝國2》遊戲畫面
「你在玩《天使帝國》喔?怎麼是軍用大便,不是軍用龍腳?」
「軍用龍腳是一代啦。」
「啊?這不是一代喔?」
「這是二代啊!」
「你不是前幾天還在玩一代?」
「對啊,可是現在這個是二代。」
「怎麼看起來跟一代一模一樣?」
「對啊,就是這樣。」
「所以《電腦玩家》漫畫畫的是真的喔?」
「沒錯,就是一模一樣。」

《電腦玩家》雜誌的漫畫專欄,在《天使帝國2》即將發行前,畫了兩格遊戲畫面,一格上頭標的是「天使帝國」,一格標的是「天使帝國二」,兩個畫面一模一樣。如果你只是跟樓上一樣,路過隨便瞥一眼,還真的會以為設計小組的美工有夠省事的,直接把模組拿來塗改一下,就可以包裝成新遊戲拿出來賣了。幸好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其實只有遊戲介面而已,不然真的要拿去大宇退錢了。

2002年9月21日 星期六

萌與 kuso 兼具的卡哇伊戰棋——我玩《天使帝國1》 (1993)

《天使帝國1》遊戲畫面

在那個台灣電腦遊戲界,還搞不清楚什麼是 RSLG ,什麼是 SRPG 的年代(其實到今天還是搞不清楚),大宇很勇敢地推出了《天使帝國1》。這款清一色女角互相打架的戰棋遊戲,雖然很明顯是針對佔遊戲市場主力的少男消費者,不過我發現其實女生玩家朋友也很買單,大概是因為人物的手繪圖算是頗有水準,主要角色都有畫出個人風格,雜兵也是各有千秋。英挺騎士有之,清新秘術有之,健美戰士有之,冶豔魔導有之,端莊聖者有之,御姐女帝有之,一網打盡各種阿宅口味,非得要你掏錢不可。

2001年3月3日 星期六

跟原作一樣怪誕就對了——我玩《沙丘魔堡》 (Dune) (1992)

《沙丘魔堡》遊戲畫面

如果你看得到這段三分鐘的遊戲開場動畫的話,以下亂七八糟的分鏡敘述可以直接跳過:在宇宙裡觀星的視角迅速拉近到一顆黃澄澄的星球上,一片無垠的黃沙上方,是由藍至黑,出奇地飽和的天空。一隻沙蟲破地而出,張開牠的三瓣大嘴憑空咬合,然後又沈入沙地之中。由暗紫逐漸轉成亮白的破曉大地。藍眼睛的大正妹對你軟語呢喃。水珠滴落完美倒映岩窟內壁的水池。由亮白轉為血紅的夕照,打在無機的沙地碉堡外牆上。脂肪肝長到體外的男爵用他肥胖的手指了指你。螢光綠的砲火照耀著暗夜的碉堡。在寂靜的洞窟外,一對男女就著夜色擁吻。撲翼小飛機起飛,暗紫的沙地在固定的地平線下不斷向你的後方流動。

歡迎來到 Arrakis ,吞噬生命卻也開啓心靈的沙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