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貝卡觀影-動畫片-今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貝卡觀影-動畫片-今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佛洛伊德的皮,榮格的骨——電影《盜夢偵探》(パプリカ) (2006)

《盜夢偵探》劇照

高速攝影機拍攝慢動作,重力場扭曲空間結構,違反強交互作用的物質穿透⋯⋯時至今日回顧這部《盜夢偵探》,想要找到跟《全面啟動》 (Inception) 的相似之處,自然是要多少就有多少。不過我覺得這只是因為《全面啟動》大紅大紫之後,影迷們看到好像有一點雷同的題材,就忍不住要在裡頭繪聲繪影;即使《全面啟動》確實有向《盜夢偵探》借鏡之處,那也僅限於構築夢境的場面調度,兩部電影無論就主題、精髓、美學風格、甚至哲學層面,基本上可說是大異其趣的兩部獨立作品,不需要硬把它們扯在一起做文章。再說,我相信那些推崇今敏為英年早逝動畫天才的影迷,恐怕也不樂見老是有人要把「過譽」的 Christopher Nolan 扯進來,跟他們心目中的大神平起平坐。粉絲狂熱跟踩一捧一,本來就是孿生兄弟。(茶)

2021年6月27日 星期日

在東京中心呼喊聖誕快樂——電影《東京教父》(東京ゴッドファーザーズ) (2003)

《東京教父》劇照

這部名稱乍聽像是黑道電影,但實則取材自一部古早電影《荒漠義俠》 (3 Godfathers) ,故事原型更可追溯到基督教文本「東方三博士」的作品,是一齣關於流浪漢、人妖、翹家女跟棄嬰的溫馨喜劇。故事主軸表面上是三位主角幫棄嬰尋找父母送回家,其實真正渴望回家的始終是他們自己:一個嗜賭欠債而拋家棄女的中年大叔,一個男友過世而幸福不再的變性人,一個失手刺傷老爸而逃家的高中少女。他們在各種無巧不成書的因緣際會下,波折不斷但又屢屢柳暗花明,最終不但幸運值點滿地順利把嬰兒送回到父母身邊,自己也都重拾了那份曾經一度失去的圓滿人生。如果你想要找一部關於奇蹟與幸福,聖誕精神滿滿的電影,《東京教父》就是了。

2021年6月9日 星期三

人們最愛的,往往是那個孤高的自己——電影《千年女優》(千年女優) (2001)

《千年女優》劇照

《千年女優》給觀眾的第一印象,是它跟今敏的出道作《藍色恐懼》(パーフェクトブルー)一樣,透過精心安排的跳接轉場,大玩「戲中戲」的把戲。紀錄片導演採訪傳奇女優藤原千代子是現在式,千代子的口述過往是過去式,裡頭大量穿插她拍過的多部作品,採訪者又不時亂入她的回憶,扛著錄影機穿著戲服輒上一角,戲劇與現實愈來愈揉和難分。不過與《藍色恐懼》相較之下,《千年女優》轉場比較沒有那股強烈的突兀感,每一個舉步踉蹌,每一個華麗轉身,時空轉換都更為流暢無痕。除了今敏剪接的功力更上層樓的解讀以外,我覺得這裡頭也有一些刻意為之的成分,突兀的跳接十分切合《藍色恐懼》那份虛實難辨的衝突感,流暢的轉場則更能傳達《千年女優》戲如人生的況味。

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他人即地獄」的男性凝視——電影《藍色恐懼》(パーフェクトブルー) (1997)

《藍色恐懼》劇照

「演戲是一門高度控制力的藝術。」金士傑老師在某一次電視訪談中,被問到關於投入與抽離角色的問題時,說了這麼一句話。他當時並沒有多加解釋,不過由於我約略知道他這句話是從哪裡聽來的,我可以八九不離十地把這句話的意思解壓縮一下:一個害怕被角色牽著鼻子走的二流演員,沒有辦法全然投入那個角色,所以永遠也演不好戲;而一個想要把戲演好的二流演員,一旦全然投入那個角色,就很難不被角色牽著鼻子走。只有一個具備高度控制力的演員,才能夠「啪」的一聲瞬間進入那個角色,演完了「啪」的一聲立刻回復到本來的自我。一個入戲過深,難以從角色抽離的演員,你可以讚許她的敬業精神,但那同時也表示她稱不上是一流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