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子彈了吧?丟掉武器,慢慢爬過來。」
「我爺爺當年一路打到柏林,不是為了讓我像個龜兒子一樣向你投降。」
「我爺爺也去過柏林啦。」
觀看當今世上最聲名卓著/惡名昭彰的傭兵瓦格納集團 (ЧВК «Вагнер») ,在俄烏戰爭開打的 2022 年,出人出錢拍攝的硬核戰爭電影《地獄尖兵》,我原以為這是瓦格納集團拍來招攬生意,向潛在雇主展示他們是怎麼打仗的示範帶。「白軍」進攻,「黃軍」防守,在兩小時的作戰時限內爭奪幾棟建築,有如力求逼真的實彈演習對抗賽,劇情成分基本是零。傳統鏡頭語言結合了無人機拍攝、砲擊下的晃動鏡頭、 GoPro 風格的載具攝角、以及第一人稱近距離過肩視角,彷彿你就跟在探前尖兵身後,手把手學習如何進行現代城市巷戰的 CQB (Close-Quarters Battle) 。
但是看著字面上的槍林彈雨下個沒完,我慢慢有了別的想法。白軍攻堅,黃軍堅守。白軍叫來 AGS 榴彈組支援,黃軍叫來 120mm 迫擊砲反擊,白軍再叫來 D-30 榴彈砲反制,黃軍用無人機搭配 152mm 迫擊砲還擊,白軍反制無人機然後用多管火箭砲洗地,黃軍壓制不過就叫來 240mm 自走砲。士兵跟武器一樣,全都是消耗品,派上用場發揮作用,同時也暴露位置,然後下一輪就被對方反制幹掉。「這是戰爭,沒有什麼合適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