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21日 星期日

大叔與蘿莉的生命力度——《終極追殺令》電影配樂專輯

《終極追殺令》電影配樂專輯封面

「 Éric Serra 的配樂就像 Léon 的盆栽一樣無根,但是跟影像和故事一結合,訊息量就大得驚人。」已經看過《終極追殺令》 (Léon) 的我,除非把海馬體切掉,否則應該很難印證這張電影配樂專輯獨立於電影之外,聽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不過我覺得也不必對於這張專輯的音樂獨立性斤斤計較啦,因為誰不是為了要把自己代入電影裡的情境,或是將電影裡的情境帶出大銀幕外,而聆聽這張專輯裡那些影像鮮明的音軌?

這一整張帶著淡淡北非風情的配樂專輯(是要暗合 Jean Reno 在 Casablanca 長大的演員背景嗎?),編排上並沒有完全按照劇情走,然而這一點也不影響你「聽樂辨影」,幫每一首曲目抓出相對應的電影片段。聽到Ballad for Mathilda叮叮噹噹的吉他曲,你馬上想起 Natalie Portman 生平第一個大銀幕鏡頭,是怎樣理當天真爛漫卻陰霾罩頂,然後又是如何在其中透著生命的脈動;一首難得輕快的Can I Have a Word with You?,一想到那是被 Mathilda 亂過,不得不搬家跑路的情境,你忍不住要幫 Léon 苦笑;隨著Feel the Breath撥開殺手訓練的晨霧,你隨著緩慢延伸出去的音符,感受與天地合德的呼吸節奏,奪人之命猶如以萬物為芻狗。是因為這部電影跟我太過親密,還是它給人的印象本就這麼鮮明?

《終極追殺令》以殺手動作片做為包裝,這些動作戲相對應的配樂,大多收集在這張專輯的後半段。 Éric Serra 處理這種題材的手法,撇棄好萊塢慣用的大編制管弦樂,用打擊樂器做主奏,適度地拌入一些他拿手的合成電音,在不斷推移的節奏中,始終維繫著聽者的情緒不放。電影中不乏劇力萬鈞的動作橋段,然而你幾乎找不到一軌快節奏的配樂,而是很巧妙地運用強弱對比,不疾不徐地逐步堆高聽者的情感強度。這些配樂甚至還帶有些許詩意,賦予這對新一代的亡命鴛鴦一股命定的淒美。

絃內之聲,絃外之音

然而就像這部電影的靈魂壓根不在這些拍得已經很不錯的動作場面, Éric Serra 真正讓人屏息的作品,是那些暴風雨前後的寧靜。就拿專輯第一軌Noon來說,你也許只會記得 Gary Oldman 把殺人全家當成指揮交響樂來進行,那股令人不寒而慄的莫名瘋勁,然而這首可說是這部電影主題曲的配樂,後來卻又出現了幾次,每次都伴著形單影隻的 Léon ,安頓好他內心的轉折之後,步出居處,混入人群,去面對這個城市裡的冷酷、無情與醜陋——從此這首用打擊樂器鋪設命定之路,一把提琴破題而出的曲子,就成為我把生命裡的溫暖與美好留在身後,冷情當感地面對這個世界必須「清理」的萬般醜惡時,最快速的心理建設。

另一個被大量使用的主題What`s Happening Out There?,也有類似超越文本的意境。這個帶著濃厚宿命氣息的小調曲子讓你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 Mathilda 不動聲色地走過被滅門的家門口,去敲 Léon 的房門乞求救贖的畫面,然而我覺得這曲子更像是在描繪 Léon 內心的天人交戰。幾段同一個主題的變奏,更豐富地譜出他的生命內涵:Leon the Cleaner一把幽深的雙簧管,吹出他習以為常的孤獨生活圖像;南義風的Tony the IBM,帶出 Mathilda 進入他生命中的鮮活感,而同樣一把口風琴,吹理當更為甜美的How do You Know It's Love?,卻有種欲迎還休的雲淡風輕。The Game is Over的情境是很悲涼的,然而無論是吉他還是鋼琴的單音,都帶著一種異常的沈靜,因為愛應該要是讓你為之堅強的救贖,而不是一種你沒它就活不下去的依賴。

即使撇開這些感染力很強大的主題曲式, Éric Serra 單單描寫情境也很到位。他寫 Léon 跟 Mathilda 真正坐下來彼此認識的Cute Name,柔膩得讓你馬上感覺到有什麼在靜悄悄地滋長;Back on the Crime Scene將 Mathilda 帶回家破人亡的現場,這曲子一如她的心境,遙想、悲戚、沈靜;至於Two Ways Out這首放在專輯最後面的曲子,那冰涼的琴鍵聲簡直讓人愴然無語。

所以看這部電影聽這張專輯,有一個很大的危險,就是會讓你覺得自己現在擁有的感情簡直是雞肋,而食之無味的東西你早晚要棄之。不過你不用覺得可惜,因為這部電影不但能透過 Léon 的大叔風範,給你孤單的勇氣,也會透過 Mathilda 穿透人心的蘿莉眼眸,讓你體悟什麼才是真感情。這張配樂專輯可以讓你隨時在腦海中,召喚最強力的大叔魂蘿莉魄。(倒牛奶)

(最後修訂日期: 2012.05.23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