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大道至簡,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讀《真希望我第一次買股票就知道這些事》 (The Behavior Gap)

《真希望我第一次買股票就知道這些事》封面

先別管那個看起來有夠像內容農場標題的中文書名,「行為差距」是什麼意思呢?作者畫了兩個長條圖,比較長的那條是你投資標的本身的報酬,比較短的那條是你拿到的報酬,中間的落差就是你買高賣低的行為造成的。這本書就是在講各種你明明都知道,但自己下場時不知怎的每個地雷都會踩到的愚蠢錯誤,然後希望你以後不會再犯這些錯誤。

這本書最明顯的優點,在於它幾乎沒有掉理財書籍常見的各種書袋,直接訴諸你我都有的投資經驗。這些經驗大多以一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簡圖呈現,比方說「一篇部落格文章」跟「你的畢生積蓄」的交集是「請審慎處理」(你要用你的畢生積蓄來驗證分析師的猜測嗎?),「預測的次數」跟「至少猜對一次的機率」成正比(這就是所謂趨勢大師一戰成名的祕訣),以及「一群羊」、「青少女」跟「投資人」的交集是「因為別人都這麼做⋯⋯」(有沒有一種中槍的感覺?)⋯⋯這手化繁為簡還能引人發笑的功夫確實不簡單啊,也許我也該開始學著在我的文章裡塗鴉。 :-p

有點吊詭的是,這本書最明顯的優點,也是我對它的實際價值持保留意見的最大原因。作者的投資智慧很簡單:你沒有辦法知道金融市場會怎麼走,但你可以決定自己要怎麼做,而只要你坐在場邊稍微想一想,你就知道你應該要怎麼做——把書上列舉那些造成投資差距的行為,全部反過來操作就成了。作者把他數十年眼見的各種愚蠢投資行為(也包括幾次他自己的愚蠢投資行為),濃縮成訴諸讀者共同投資經驗的簡圖,確實能夠讓讀者有種暢快淋漓的閱讀樂趣;但是只訴諸經驗而省略論證,讀者沒有辦法像拜讀《漫步華爾街》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長線獲利之道:散戶投資正典》 (Stocks for the Long Run) 那樣,透過閱讀建立起紮實的投資信念,結果很可能是坐在場邊時明晰睿智,一進場就「因為別人都這麼做⋯⋯」。「知道」跟「做到」之間,也有一個很難消弭的差距。

雖然這本書有很大的可能只是讓讀者讀爽的,我還是有從中得到幾個價值遠遠超過書籍定價,而且可供實際操作的建議。比方說下次你要做一個投資決定時,問問自己這三個簡單的問題:如果我猜對了會怎樣?猜錯了又會怎樣?啊我以前有猜錯過嗎?你會很訝異地發現,這麼簡單的三個問題,能夠幫你避開多少災難。或者對於你被套牢捨不得認賠殺出的基金或股票,你也可以試試作者朋友推薦的「隔夜測試」:如果你老公趁你睡覺時,把你手上這堆投資標的全部賣光,你隔天早上醒來會把它們買回來嗎?如果裡頭有你不會再買回來的爛貨,那你現在還留著它幹嘛?我們都知道事有輕重緩急,但我們經常先去處理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比方說在臉書上按讚),不斷延宕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比方說跟久違的朋友約個下午茶),直到重要的事情變得很緊急,而你想多做點什麼也來不及了。唔,也許你現在已經發現這本書其實應該叫《真希望我第一次做人就知道這些事》,因為它試圖要處理的,不只是你的愚蠢投資,也是你的愚蠢人生。

結果最後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太像是投資理財,反而應該歸類到心理勵志,因為它點出了《老子道德經》說了幾千年的不變真理:做正確的事很簡單,但是不容易;也許不容易,但是很簡單。可是我們常常抗拒簡單的辦法,因為簡單的辦法需要改變行為,而那是我們最不想改變的東西之一。這就是為什麼台灣人最喜歡買配息率看起來很漂亮的高收益債,而對於為什麼它的別名叫「垃圾債」的問題,傾向於什麼也不過問。噢,真希望我第一次買垃圾債就知道這些事。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