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你不認識的暗黑北歐——我讀《龍紋身的女孩》 (Män som hatar kvinnor)

《龍紋身的女孩》封面

雖然我覺得那些收錄在中譯本前面的各方好評都有溢美之嫌(其中甚至有一則信誓旦旦地說絕非溢美,呵呵),不過《龍紋身的女孩》依然是犯罪小說的佳作,至少閱讀體驗順暢;只是我每晚讀個 50 頁,分十天把它完食,好像也沒有經歷到什麼「下集待續」的煎熬。你覺得是我的自制力這幾年有所長進嗎?我可不這麼認為。

除了此外,跟著英文版書名照翻的中文書名,也是頗有問題。「龍紋身的女孩」到底說明了什麼咧?原書名「憎恨女人的男人」才是這個故事的核心主題吧,已經離世的原作者 Stieg Larsson 生前都表明堅持要以此作為系列名了,出版社編輯不知道在自作什麼聰明,非要違背作者遺願,取個毫無資訊量可言的書名。《憎女之男》難道沒有更吸引人,更讓人想要一窺究竟嗎?(攤手)

《龍紋身的女孩》是瑞典作品,故事調性也確實飄著濃郁的斯堪地那維亞風情:單純而深邃,直白而隱晦,淡然而抑鬱。近幾年台灣吹起一股北歐風,一會兒談芬蘭的教育理念,一會兒賞丹麥的工藝設計,一會兒讚挪威的特立獨行,彷彿讓我們生活變得不美滿的那塊缺失拼圖,都能夠在那片極光、美人魚跟海盜船的國度裡補遺。這自然是某種自強運動式的夢幻泡影,不過讀完這本小說,你會發現「你不認識的瑞典」,那隱伏在夢幻泡影下的暗黑人性。

《龍紋身的女孩》由一主一副兩個故事構成。頭尾加起來約佔五分之一篇幅的,是一個在金融史上並不稀奇的犯罪故事,作者對其事實與執行面鋪排得鉅細靡遺,充分展露他身為記者,對於相關題材的熟稔度;被這條支線像三明治一樣夾起來的內餡,則是以謀殺、亂倫、性變態與家庭暴力為主要成分的主餐,佐以密室殺人的傳統懸疑元素,以及頗具爭議性的聖經次典噁心經文。主線故事的進行步調略嫌緩慢,每一章開頭都給讀者一個怵目驚心的瑞典性暴力數據,然而故事要進行超過三分之一的篇幅,性暴力受害者方才陸續出場,劇情主軸更是要等到翻過正中裝訂線才開始跑進度。單就犯罪小說而論,我覺得作者營造懸疑感的本事並不特別出色,也感受不到推薦書評裡「難以釋卷」的魅力。每晚讀個 50 頁就掩卷,真不是我特別擅於自持。

不過作者雖然不是特別擅於編排情節,人物刻畫倒是相當立體。那位剛正不阿,稟筆直書新聞人主人翁,顯然投射了許多作者對於自己的認知,讓這個人物免於淪為許多同類作品中,幾近沒有個性,方便讀者帶入的空殼角色。更有意思的是,雖然主角把自己投射為男主角,卻沒有自肥地把英雄光環歸諸於己,而是將伸張正義的榮耀,留給了憤世嫉俗,社會適應不良,對體制漫不在乎的女主角。故事中處處流露著讚頌面對父權暴力,回手反擊毫不容情,「惡即斬」式的女性勇氣,顯見這才是作者心嚮往之的風範。這故事也再次驗證了我的「配角癖」,相較於正氣凜然的男主以及復仇使者化身的女主,我更欣賞的是往事不堪回首,卻能夠優雅地超脫這段悲慘經歷的受害者,以及與情夫各自結了婚,卻能夠以「地上情婦」身份公開戀情,並長期維持這種曖昧關係的優秀熟女。地表上果然只有在北歐,你才能夠看到有如極光般的滌淨人心的入世救贖,這是你翻閱一本犯罪小說,始料未及的意外驚喜。

(最後修訂日期: 2024.04.25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