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我懂人性,他們喜歡看到人被羞辱」——影集《黑鏡》 (Black Mirror) , 1x01 "The National Anthem"

Black Mirror, 1x01

《黑鏡》開播第一集,用了一個驚世駭俗的人獸交題材,成功吸引到觀眾的目光——戲裡跟戲外皆然。然而真正令人感到一股寒意竄上背脊的,是我們心知肚明,這看似荒謬絕倫的情節,若是搬到現實生活中,幾乎可以保證一定會照演。在這個名人充斥新聞版面,不是名人也很想擠上版面的媒體年代,你敢說人們並不喜歡看到那些光鮮亮麗的人生勝利組,被醜聞羞辱得無地自容嗎?你敢說我們嘴上在拒斥腥羶色新聞的同時,腦中不會已經如「動新聞」般,鉅細彌遺地「還原」現場嗎?

人性有很多見不得人的陰暗面,而現在你要讓它們現形並且加以利用,最簡單、成本也最低的方式,就是在 YouTube 隨便上傳一支問題影片。不管有關當局或媒體平台「河蟹」的手腳有多快,只要你上傳的東西有切合到人性的某種需求,它就一定會被及時下載並散播。等等,散播?有問題的樂趣自己享受就好了,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散播?這是第一個我曾經搞不懂的人類心理,但後來我就搞懂了——正是因為人們知道這些東西有問題,所以才要讓愈多人看到。只要有夠多的人看到了,它們有沒有問題也就不會有人追究了,不然看到的人這麼多,是要怎麼追究?所謂「法不治眾」,大家都一樣惡德,就沒有誰比誰高尚了,所以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壞東西更是不能只有我看到。

這個「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人性心理,注定了新聞管制跟媒體自律,這些無論你覺得是封建專制還是自由素養的努力,一定會失敗。我們看到故事裡的英國媒體,起初還有基本的自我節制,無論 Facebook 跟 Twitter 上已經如何鋪天蓋地,說不報導就不報導。也許這些傳統媒體還有一點格調的堅持,也許他們只是因為人在皇城底下難出格,但是外媒一報導,這麼一點可憐兮兮的堅持,也就變得不值半毛錢了。在社交媒體當道的新時代,所有的資訊都變得極為廉價,既不用你花錢,也沒有什麼含金量。就連用肉體交換情報這種自古有之的事,現在也淪落成半裸自拍,即拍即傳,線上立刻完成交易。我懷念那個套內線還得盛裝打扮,吃頓晚餐再開房間的古早年代⋯⋯

然而 "The National Anthem" 真正可怕的地方,才正要開始上場——它才不是什麼反社群媒體的故事哩,就如同《一九八四》 (Nineteen Eighty-Four) 也不是什麼反監視器的故事一樣,這些反烏托邦反的從來不是科技,而是科技披露出來的人性。我們看到受訪民眾起初都很道貌岸然,嘴上說光是用想的就覺得噁心,他們才不會打開電視看直播,政府不該向威脅低頭;但是你同時到網路上,就會看到這些人真正的想法:「老闆雞排兩份要切不要辣。(拉板凳)」幕僚跟首相報告輿論風向,他的第一反應是「現在不是擔心輿論的時候」,但是過了幾秒鐘之後,還是忍不住問幕僚輿論是不是站在他們那邊——他的反應並不是特別沒人性,因為在民主國家做決策的人,看的永遠都是民意,而不是天意。一人一票,全民普選,注定了這些政治人物只能看風向辦事。

民意是什麼?民意不是你正經八百地拿著紙筆跟麥克風,到街上問到的那些很有公民素養的意見,民意是網路上那些片面、獨斷、掛一漏萬,但是誰管你啊大爺老娘就是這樣想的那些意見——而你要翻轉那些意見,實在是太簡單了,一根切斷的手指就能讓輿論豬羊變色。那些原本站在首相這邊,認為不該跟綁匪妥協的主流民意,難道不知道堅持不妥協的後果,有可能是人質被撕票嗎?那麼一根被切斷的手指,又說明了什麼他們原本不知道的事嗎?你可以認為人命關天,首相委屈一點眼睛閉上,一下子就過去了;你也可以認為這是社會公義的原則問題,不能姑息養奸。這兩種意見各有道理,選那個都不能說錯,但是人質受到傷害被切手指這件事,並不構成你轉換立場的要素,因為這個可能性是你一開始就知道存在的。只要是理性、有腦、能夠自由思考的人類,都不會被這種雕蟲小技玩弄——但是人類社會的絕大多數,偏偏就是一堆一知半解的草包

到了一翻兩瞪眼的時刻,全英國萬人空巷,所有人都聚集在電視前面,收看這史無前例的一刻。當民眾確實看到過去幾個小時,已經在腦中播放不知道多少遍的畫面時,他們臉上掛著各式各樣的表情,歡呼有之、獵奇有之、驚愕有之、震懾有之、嫌惡有之、作嘔有之——每個人都有一個以上的意見,但是每個人都在看,沒有人無法忍住不看,就連抱怨這個世界已經瘋了的人也不例外。有人看了快一小時,終於受不了了想要關電視,卻被同事攔下來,「這是歷史時刻耶!」即使是民意最為同情,認為首相應該要犧牲小我營救出來的公主,早在期限到達前半個小時,就已經被綁匪放掉,一臉茫然地走在大街上,也沒有人去幫她一把,因為所有人都忙著去找一台電視,參與這個不容錯過的歷史時刻。

所以 "The National Anthem" 告訴我們什麼?如果你覺得它在呼籲我們不要濫用 Youtube 、 Twitter 跟 Facebook ,那它的訴求注定要失敗,因為讓我們濫用這些社群媒體的根本人性,永遠也不會改變:只要事不關己,你可以對事情很鄉愿,同時也對人很殘忍。而我們每次都這樣。

3 則留言:

  1. 曾經因為網路上一片好評,沒搞清楚內容就打開電視我,第一集看完嚇得差點退訂Netflix。過了幾個月才有勇氣續看第二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怕我看到第三季的製作水準,也會嚇得退訂 Netflix......

      刪除
    2. 第三季啊...為了第四集,值得忍耐其他五集。或是單獨看第四集就好。第六集評價也不低,只是我沒很喜歡。第一集則是已經在成形的現象,議題好看但拍得不夠好。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