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21日 星期六

當年大師看今朝——電影《 2001 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 2001 太空漫遊》劇照

這部幾十年來被譽為最偉大的科幻片,我覺得主要的意義是讓 Stanley Kubrick 示範什麼叫做用電影說故事的藝術。瞧瞧開場那二十分鐘沒有半句對白的類人猿進化史,為後世不想遷就觀眾水準的大導演,樹立了用悶死人的步調過濾觀眾的典範。用西洋古典樂充當配樂的手法人人會用,用到一首〈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被人稱為「 2001 主題曲」,以後不斷出現在各種風馬牛不相及的電影片段中,大師連拾人牙慧都是大師手筆。當然你更不會忘記在一片死寂的大銀幕上,你透過 HAL 的紅色電眼,窺見陰謀對付自己的唇語特寫,第一次領悟到這個鏡頭語言的意涵時,那股即時竄起的不寒而慄。當真了不起啊,尤其是當你要說的故事基本上沒什麼情節的時候。

撇開這部電影的體裁與節奏,在這個凡事講究速度的世紀不太討喜的事實,《 2001 太空漫遊》的偉大之處,很多是要放在 60 年代那個時空去看,你才知道它了不起在哪裡。在那個沒有 CG 特效的年代,片中所有的特效都是全手工打造,技術難度破表到爆炸;在那個美俄太空競賽方興未艾,全民瘋太空的歲月,要拍攝這麼一部嚴謹正經,沒有外星人沒有死光砲沒有救世英雄的科幻片,你得要有抗拒整個主流市場的勇氣;而在那個後現代主義還沒有把觸角伸進攝影、建築與工業設計, Andy Warhol 都被個瘋婆子拿槍砰砰,自身難保的 1968 年,那些由泛白素材構成的無機室內空間,支離破碎的敘事結構,以至於劇中人物一派淡定的無感,都在考驗觀眾神經繃斷的極限。《 2001 太空漫遊》是一部超越那個時代視野的前瞻作品,也難怪它上映時幾乎是受到惡評如潮的待遇,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才終於確立它無可撼動的經典地位。

當然囉,如果《 2001 太空漫遊》是一部你非得在當年觀看,才能體會它偉大之處的電影,那它也就不是什麼多了不起的作品了。那些手工製作的特效看起來非但沒有半點假假的感覺,迄今還是能夠巴掉一狗票的特麗霓虹 CG 特效片;這幾十年來我們有很多讓人大呼過癮的科幻爽片,但是它們對於科學事實的講究度,還是遠遠不如這部幻到不行,卻又紮實得很的科「幻」經典;而那個不刻意搞怪,但絕對稱不上「猴子也看得懂」的說故事方式,跟後來太多裝模作樣、故弄玄虛的怪片不同,它是真的有個完整的概念,想要用這種形式傳達出來。你在片中總是一片寂然的太空環境裡,是感到坐立難安呢,還是開始覺察宇宙時空之悠悠?你在 HAL 輕柔得讓人覺得邪裡邪氣的語調裡,聽到的是人類莫名的恐機器症,還是這台造反的機器似乎比人類還多點人性的荒謬?

看《 2001 太空漫遊》這部電影,我對於 Arthur C. Clarke 想要探討的主題,反而沒有很多意見。我相信電影的最後一幕戲,由一堆光怪陸離的飛行鏡頭,帶著主角之一轉眼間走完生老病死,然後蛻變成「星孩」 (starchild) ,凝望地球的這二十幾分鐘,鐵定看得一堆觀眾霧煞煞,不過如果你看過 Clarke 跟電影同步創作,同時出版的同名小說,或是跟我一樣,看過另一本也許是他最傑出的作品《童年末日》 (Childhood's End) ,這段在演啥就了然於胸了。要不要買單是讀者或觀眾的自由,反正這也不是什麼新東西。

這就是《 2001 太空漫遊》,名號相當響亮,確實也有它諸多了不起的地方,我對它竟然就這麼幾段話而已,有點讓人意外。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連 George Lucas 跟 Steven Spielberg 都從不諱言自己從 Kubrick 身上,尤其是從這部電影裡頭受到多少啓發的話,拼著在電視前面睡死的風險(是說到底有多危險?),你也應該至少看個一遍,給自己的智商一個被大導演們的精神導師好好羞辱一番的機會。相信我,《 2001 太空漫遊》可能會讓你覺得大失所望,但是跟那些爽片比起來,它對你的心靈還是利多於弊。

啊,我漏掉了那個把腿骨丟到空中,掉下來變成太空站的鏡頭了嗎?

(最後修訂日期: 2012.10.13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