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人性觀落陰,要能回得來——電視劇《靈異界限》( Border )

《靈異界限》劇照

推移長鏡頭、過肩臉部特寫、低吟配樂、內心旁白、影音錯接的蒙太奇⋯⋯用上很多電影拍攝手法的《靈異界限》,是一部美劇感很強烈的日劇,而且是類似《X檔案》 (The X-Files) 那種比較古典的美劇風格。一般刑事劇為了調和嚴肅氣氛,多少會穿插其中的插科打諢,在這部戲裡幾乎看不到;它也沒有因為要塑造什麼特定的氛圍,就把人物寫得很偏執或類型化,從主角、配角到客串角色,所有人的性格、反應跟情緒,都處理得很低調卻不扁平。這部刑事劇的質感不一定有特別高,但這個劇組顯然很清楚地知道:我們在拍一部與眾不同的作品。

《靈異界限》一集一個故事,案件情節實際上並不複雜,戲劇鋪排也沒有故弄太多玄虛,但還是能夠扣人心弦直到最後一個鏡頭,我認為這是因為編劇金城一紀非常清楚地知道,你只要找到故事的精髓,就用不著玩那些嘩眾取寵的把戲。在兇手是誰早就知道的故事中,觀眾不必玩著彆腳偵探的推理遊戲,能夠有多點時間去思索兇手行兇的動機,洞悉人生失敗組的權力慾,自戀背後隱藏的強烈自卑,甚至是一種沒辦法中的自我救贖;而即使是那些比較傳統,到最後五分鐘才揪出真兇的故事,觀眾也可以從抽絲剝繭的過程中,去洞悉人生失敗組的權力慾,自戀背後隱藏的強烈自卑,甚至是一種沒辦法中的自我救贖。不要懷疑,我用了剪下貼上但是沒有跳針,因為同樣的主題還真的各演了兩次,但你一點也不會有題材重複的感覺。你看,有沒有先知道兇手是誰,一點也不影響故事是不是說得精彩深刻,但是很多刑事劇跟推理劇偏偏就不懂。

既然這不是一部只靠有質感的製作,販賣小栗旬精緻臉蛋的戲劇,那我們還是從這個讓你以為是 Night Shyamalan 跨界操刀的中文劇名,來談談它的內涵吧 ——把 border 說是跨越生死的靈異界限,當然也不能算錯,但這種解讀很表面,也不用到最後一集才「越境」。那麼你就要問了:主角石川跨越的,究竟是什麼界限?那不是法律,石川對於使用法律所不容的體制外手段,打從一開始就沒有太多猶豫,而我相信你其實也沒有很在乎這個;那不是道德,石川辦的案子幾乎都沒有道德上的模糊性,你想盡辦法幫死者查個水落石出,沒有任何不應該的地方;那甚至也不是正義,事實上石川也許是太有正義感了,才會對這些冤死的人們那麼在意,說什麼也要幫他們雪洗冤屈。

石川每一集都要面對的,我認為是劃分清明與瘋狂的那條線,也就是他辦完了這些命案,是不是還能夠保持神智清醒。其實我有點搞不懂他的精神壓力從哪裡來的,所有的是非善惡都攤在他眼前,那麼清楚是要煩惱什麼;要不是遠藤憲一臉上老是掛著一副怕他走上歧途的憂心貌,還有波瑠三不五時喜歡落幾句很有桂綸鎂風格的警語就跑掉,我還真不知道他這個能夠跟死者對話的特異功能,是要怎麼把他一步步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

當然啦你看個幾集下來,就會發現這個劇本想要呈現的中心思想:造就命案的陰暗人性,往往沈重得讓人難以承受。慈母出敗兒是不是媽寶的宿命?壞基因是不是注定你早晚會變成社會的敗類?那些自我了斷的傢伙是不是為了要折磨你才反覆尋死?就像石川自己說的,「因為各種東西看了太多,心情開始變得複雜」,而人生從來就不是一件單純的事。不過雖然我很能夠體諒他過度涉入案情,有時同感作用發揮到難以自拔的處境,我始終覺得這說穿了還是庸人自擾之——那些人性的幽微與晦暗,是你要去經歷的,但是並不需要你去承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