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31日 星期五

Lene Marlin - Unforgivable Sinner

Unforgivable Sinner 〉這首被電台放到爛的 Lene Marlin 代表作,是她在十八歲生日的前兩天,以單曲形式發行(這也就是為什麼她常常說「上一次出唱片是十七歲的事了」),並且在挪威以及幾個海外市場的排行榜上迅速竄起。這首歌的編曲以吉他為主軸,混音則是力求簡潔,除了製造頓點感的重音以外,配器並不複雜,使得這首旋律感強烈的歌,始終沒有讓音樂淹沒她並不嘹亮的唱腔。

相對於旋律的快意流暢,這首歌的歌詞卻有些撲朔迷離,只能隱約感覺到這是一首誅心之作,而且唱歌的第一人稱似乎也不是苦主,只是代位對那個「不可原諒的罪人」進行道德指責。至於她到底在控訴對方什麼,就實在有夠難猜,一會兒像是把女兒賣入火坑,悔恨不已卻無濟於事,一會兒又像是擄人勒贖,撕票之後夜半難眠。所以你覺得唱這首歌的第一人稱,究竟是神遣天使下凡誅心呢,還是受害者幻化為魂,站在遠處無聲地指責他呢?這首歌有點血淋淋的歌實在是不怎麼可愛,但卻被唱得一派輕鬆寫意,你有時候實在是搞不懂挪威人在想什麼。 :-p

作為 Lene Marlin 在商業上最成功的一首歌,〈 Unforgivable Sinner 〉也很豪華地擁有三支不同版本的 mv 。這首歌是一部挪威電影《邊緣赤子心》 (Schpaaa) 的主題曲,所以它的第一支 mv 是以電影片段剪輯為主的宣傳版,我們可以在裡頭看到最年輕的 Lene Marlin ,抱著吉他站在奧斯陸街頭,對著路人大聲彈唱的奇特畫面,或是自己扮成歌詞裡那個天使,擺出一副冷眼觀世的淡漠。第二支 mv 是跟電影脫鉤的正式版,除了俐落的高質感以外,許多彈奏吉他的特寫鏡頭,也讓我們看到穿著一襲極簡風黑裝的 Lene Marlin ,潛心於音樂創作的專注力道。

至於第三支特別飛到紐約拍攝的美版 mv ,則有一種商業操作濃厚的不協調感。 Lene Marlin 頂著一頭明顯不適合她的褐髮,坐在不知道是哪牌的高級轎車後座,彷彿下意識的機械動作,虛應故事地撥彈吉他哼個兩句;望著車外時代廣場的紙醉金迷,眼神焦距放在無限遠。她後來在某次訪談中有說過,她從來沒有想要去美國發展,甚至沒想要在美國發行唱片,但是經紀人覺得需要拓展美國市場,於是她就去了。既然拿不出熱情來,工作也就只是工作了,她拍這支 mv 的一臉木然,似乎在默默地訴說「這不是我要的」,這真的是很符合她人設的反抗方式,不跟你對幹,卻給你敷衍。我覺得有點可愛。 :-p

其他版本——原聲版

2013 年,在 Lene Marlin 的下一張專輯已經富奸了好幾年之後,她把當年這首成名作拿出來炒冷飯,做了一首原聲版。一般來說這是應該要被嘴到爆的吃老本操作,可是這盤冷飯還真香——撇開我對於 Lene Marlin 半溫不火的粉絲心理,這首拿掉流行音樂的編曲格式,以她的「成年」唱腔重新演繹的原聲版,展現出一種與原版大相徑庭的風格。當年還是少女的 Lene Marlin 唱起這首「無可饒恕的罪人」,帶著青春遭到背叛,微微青澀的怒意,沒有精雕細琢的歌唱技巧,情感表現具有原生的生命力度; 15 年後已經是會被稱為輕熟女的 Lene Marlin ,並沒有用她已經趨於穩定的成熟唱腔,回頭雕琢當初少不更事的稜稜角角,而是以經過沉澱,更為圓潤的情感表現,重新詮釋那段年少輕狂。

倘若你剛被類似的鳥事衝擊不久,當年那個略帶輕搖滾的原版,比較能夠跟你當下的心情產生共鳴,給予你一種我心戚戚然的力量。不過隨著時光流逝,你應該會更喜愛這個比較耐聽的原聲版,它就跟任何經過沉澱的事物一樣,上層是清明澄澈的部分,下層則是萃取出來的精華——或是需要被過濾掉的雜質。

(最後修訂日期: 2021.10.07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