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7日 星期六

人與機械人一體適用——我讀《正子人》 (The Positronic Man)

《正子人》封面

《正子人》這本機械人小說的經典,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然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的「機械人學三大法則」;而慕名而來的讀者真正深入這個故事之後,應該都會為這個「機械人變人」的科幻故事裡,那些既溫馨又讓人心疼的情結感到揪心。不過你有想過這平鋪直敘的「機械人學三大法則」,它們真正的意涵是什麼嗎?為什麼一個主角如果換成尋常人,可能就沒那麼感動人的故事,當他是機械人時你就那麼容易認同他?

我是在讀到主人翁安德魯第一次上法庭,為自己爭取自由權時,講了一句破題的宣言,才恍然大悟這整個故事究竟在說什麼。「只有希望獲得自由的人——他知道有自由這麼一回事,而且全心全意去爭取——才有資格獲得自由。」不要被那個跟守舊人類觀念抗爭的假象唬住了,這根本不是一個機械人爭取「人權」的故事,而是一個存在於機械人體內的靈魂,要為生命尋找更高的價值的辯證。不然你覺得 Asimov 在擬定「機械人學三大法則」的時候,他是真的想要給機械人寫一套行為邏輯運算法嗎?

一二三木頭人,三二一機械人

要正確解讀「機械人學三大法則」,你得把順序倒過來,先從位階低的看,因為生命本來就是由低而高的。第三法則「機械人必須保護自己」,其實並不需要特別規範, Asimov 把這條寫進來,為的是給機械人的價值判準定一條基線,而這條線不偏不倚,正好就是所有生物的利己本能。其實人類熙熙攘攘,大多數也就是在這條底線上生活而已,凡事只為自己,什麼都要計較。安德魯如果真的只是想要「變成人」,他其實不用那麼麻煩,光是這條第三法則,就已經使他跟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類並無二致,而這小說寫不到三十頁就無以為繼了。

讓機械人超越一般生物本能,不顧自身安危的情況,自然是凌駕第三法則的第一跟第二法則,而《正子人》的故事大多圍繞在第二法則上頭打轉:「機械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認同主角安德魯的讀者,當然會對這看似人類本位的條款感到不爽,卻不見得會想到自己也經常有當個機械人,必須服從某些人類命令,罔顧自己生命的時候——比方說你的主管叫你自願爆肝完成專案啦,你女友叫你陪她去看《甜蜜的十一月》 (Sweet November) 啦,或是為了夢想中的美好生活一簽就是三十年的房貸。這在今天這個年代大多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要為五斗米折腰,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成家立業必須要買房,都是自己的選擇,端的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人;然而對於被「內建」這個服從權威價值觀的安德魯來說,一想到有人可以為了取樂,毫無來由地叫他把自己拆了,而他沒得選擇只能照辦時,一股名曰「不爽」的電流竄過他的正子大腦,也是很合情合理的事。

我們經常把超越自己生命的價值,交付給每個月賞你五斗米的老闆,說你不陪她看電影就是不愛她的女朋友,或是笑吟吟跟你說投資自己絕對划算的房貸專員,卻很少察覺到在我們生活中運作的第二法則,本質上是非常消極的——它並沒有叫你去思考究竟是什麼事情,值得你不要命地去做。你真的願意「賣命」工作嗎?愛你的女友「愛得要死」嗎?「拼死拼活」也要搞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嗎?你我的人生其實不見得比安德魯自由多少,安德魯必須聽命於所有的人類,而你也得要聽命於幾個特定的人類,然而你並不需要所有的人類來剝奪你的自由,只要幾個就夠了。安德魯還知道要不爽,你卻經常忘記應該要不爽。難怪你沒聽說過鬥陣俱樂部

自由不是爭取,而是超越

也許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類,對於第二法則的反思實在太弱,《正子人》幾乎是把整個批判論理的火力,透過安德魯「爭自由」的行動,全都放在第二法則上頭。這也是理所當然,因為如果你對此沒有足夠的思考,跟你談論第一法則根本沒有意義——對於一個沒有自由意志的機械/人(如何正確使用斜線範例),你怎麼能期待他「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你得要有一點思考自己人生的積極性,你才可能跳過那些通常以你老闆、妻管嚴、或是社會集體期待的形式出現的「人類」,自己做主去做一些超越你求生本能的事情,而沒有任何但書。

所以讓我們總結一下這(機械人學)三大法則:自私沒有什麼不對,如果是為了你很在乎的人可以犧牲一點,但是碰到大是大非,你要義無反顧地去做。分成煞有其事的三大法則聽起來很了不起,合起來這樣講你就覺得說教味十足,但如果你沒有從這故事裡看出這層境界,你永遠也無法體會安德魯最盼望的「自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光靠第三法則就已經是一個「人」,什麼換器官爭取人權會不會死那些都是旁枝末節,然而他就像那些生來就在第三法則運作,然後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傢伙假借第二法則之名綁架的絕大多數人類一樣,不自由。說來諷刺,安德魯終其一生都在跟第二法則抗爭,然而他卻從來沒有想過要挑戰第一法則,因為那個利他的價值觀是那麼天經地義,他不曾覺得那是說教。你要去想想為什麼,是不是就像作者輕描淡寫的那樣:三大法則實際運作上若出了問題,通常是下命令的人類邏輯太差的關係。

(最後修訂日期: 2012.09.13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