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星光閃閃的聖光劇——電視劇《利家與松》(利家とまつ~加賀百万石物語~)

《利家與松》劇照

我想所有沒有收看 NHK 大河劇習慣的觀眾,會跑來看《利家與松》這齣劇的原因,應該都是出於對某個或某幾個演員的愛吧! NHK 當年為了挽救江河日下的大河劇收視率,出了一個只有 NHK 才出得起的犯規招式:把一狗票 90 年代的日劇偶像明星集結起來,來部大堆頭式的華麗閃亮時代劇,還怕打不到你嗎?我起初是衝著唐澤壽明跟酒井法子開電視的,不過後來卻被香川照之勾了魂去。歌舞伎 IMBA 。

年輕偶像化的大河劇製作,向來是毀譽參半。養眼的卡司固然創造了高收視率,但是為了讓他們發揮偶像魅力,劇本對於史實就多出了許多太有創意的改編跟「想當然爾」。我看大河劇也不是為了要修習日本歷史,不過我免不了要懷疑劇本對於男女主角金童玉女式的角色塑造,真的沒問題嗎?一個守身持正,很光明很勵志的男人,在爾虞我詐的戰國照樣能夠功成名就,一個魅力 99 ,很堅強很靈活的女人,在武勇殺伐的亂世仍可保得一家安樂,這樣的人生模型太美了,美得你總覺得有些不踏實。當然你也可以說他們夫婦一個拼命裝正直,其實是個老是在關鍵時刻牆頭草順風倒,還一副正氣凜然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錯怪他的投機男,一個聖光術瞬發不耗 MP ,實則滿腦子都在為丈夫的飛黃騰達盤算計較,只是總是不動聲色所以大家都吃她那套的心機女。金童玉女不是那麼好當的。

如果你把眼光從這對光芒顏色有點詭異的男女主角移開,圍繞在他們身邊的配角們反而有趣多了。歷史記載中的織田信長,不外乎戰神、梟雄、魔王這幾個印象,《利家與松》並沒有故意要顛覆這些形象,不過反町隆史的 man 氣場真不是蓋的,竟然可以讓你完全無視於信長公本人長得並不 man 的事實,覺得這麼多人對他推崇備至也是實至名歸。香川照之詮釋的豐臣秀吉就更微妙了,明明這猴子不登大雅之堂的言行舉止,在在讓你聯想到某個同樣標榜自己「農民出身」的政治暴發戶,你卻很難像鄙視那個傢伙一樣地討厭這個人,甚至在拿他沒轍的同時,還會覺得他有他可愛的一面。相較之下,柴田勝家跟佐佐成政這些頂天立地的好男兒,他們的性格跟反應就比較接近正常人,他們的家庭戲大概也是這齣劇裡最貼近觀眾情感的部分。可惜這似乎並不是一個對好人友善的時代哪⋯⋯

不過你若是把這些歷史正劇的皮肉抽掉,你會很訝異地發現,《利家與松》竟然是部不折不扣的婆媽劇。這齣大河劇有很多戲碼,是在各個武將家裡的客廳、廚房跟臥室裡進行,簡直是標準的瓊瑤三廳戲格式;三廳戲自然少不了一堆女性角色來來去去串門子,表面上感情說有多好就有多好,攤開來其實也都是在為自家夫君的功名在奔走經營,而她們家的男人在外圖功名,還不是為了一家的榮華富貴?男人建功立業都是為了女人跟她們的家庭,女人則在自己使得上力的社交圈子裡努力幫夫,這才是《利家與松》整部戲的中心思想,其他的歷史背景都只是陪襯。

當你看戲看到這一層,你就會恍然大悟,唐澤壽明跟松嶋菜菜子飾演的這對金童玉女,到底是哪裡讓你覺得有股說不出的不對勁:他們分明就跟平凡小夫婦沒什麼兩樣,凡事都是從一家之私做為出發點,但是劇本卻硬要用聖光粉飾他們那些不甚光彩的自私心理。為什麼?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看到人們各自的人性缺點,這樣你才有機會克服那些缺點,但我想有些人就是非得要自己的人生模範完美無瑕,這樣他們才能舒舒服服地把人生的想像,投射在這些樣板人物身上。你當然有充分的自由喜歡這味,不過對我來說,那就像是松三不五時就要煮上一鍋,人人稱讚的味噌湯一樣:喝起來總是那麼無懈可擊的舒服,但你永遠不知道你喝了這碗味噌湯之後,她接下來要跟你談什麼不太舒服的話題。

(最後修訂日期: 2014.04.11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