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我詐騙你的詐騙——電影《鬼頭鬼腦》 (Nueve reinas) (2000)

《鬼頭鬼腦》劇照

說起「搶劫電影」 (heist film) 這個類型,優秀的劇本編排,可能比場面調度來得更為重要。一份扣人心弦的搶劫電影劇本,不但要有層層疊加的陰謀,峰迴路轉的走向,出乎意料的轉折,而且總要凸顯人性自利機詐的一面。這部經常名列阿根廷影史傑作的《鬼頭鬼腦》,自然也不脫搶劫電影的基本路數,只是少了好萊塢犯罪片的黑色幽默,多了拉美電影的社會指涉。當年的影壇新銳 Fabián Bielinsky 編寫的這個劇本,是從 350 個競爭者之中脫穎而出,獲得製片方的資金挹注。這個劇本乍看之下少了些波瀾起伏的敘事節奏,不過只要你稍微按捺住被緊鑼密鼓的好萊塢犯罪片養壞的性子,劇情鋪陳到了中期就會開始發酵,觀眾也會不自覺地逐漸沉浸其中,開始揣測誰是老千,誰是肥羊,誰又是自以為是老千的肥羊。

相較於劇本的迂迴曲折, Fabián Bielinsky 的導演功力只是平平,受限於製作預算的場面調度,沒有把電影這個藝術形式的強項發揮出來。儘管如此,《鬼頭鬼腦》還是橫掃了當年的阿根廷電影院,據說是因為劇情實在太接地氣——詐騙在阿根廷就如同炒股在台灣一樣,是一種病態的「全民運動」,因此即使這部電影把自己國家描繪成一個遍地偷拐搶騙的犯罪天堂,觀眾還是「歹康道相報」地進戲院捧場,進行自我嘲諷的戲劇淨化。我想起幾年前那篇有感而發的「雞排文」,因為拿阿根廷做了點反面文章,有一位熱愛前衛搖滾的左派網友,心氣有些不平地力陳阿根廷的各種輝煌與美好,以及我的種種「誤解」有多麼接近於詆毀。我能夠體會他因為熱愛阿根廷的某些文化元素,那份愛屋及烏的辯護心情,但我想這種事你還是尊重一下在地人的意見吧——他們有人跟我說片末銀行擠兌的畫面,不但是三不五時就要上映一遍,快要從財經新聞轉到地方新聞版面的日常,甚至那場戲就是在一間剛倒閉沒多久的銀行實地拍攝,原汁原味,如假包換。一個人當然可以對他喜愛的異國風情編織各種想像,但充其量就是個自嗨的觀光客,他的美好想像與現實的天差地遠,轉機三次都不一定能到。(茶)

除了誰在出千誰在當羊的猜謎遊戲以外,《鬼頭鬼腦》這部片子優秀在哪裡呢? Fabián Bielinsky 藉由兩位主角合作執行的幾個街頭小詐騙,呈現詐術的基本架構:先佈設一個理所當然的情境,再以理直氣壯的姿態,引導被騙的受害者按照詐騙的框架行事。這劇本也很聰明地透過兩位主角在相同情境下的不同反應,很自然地帶出他們的性格、氣質與思維上的相異處。有了關於詐騙世界的基本認識之後,我們對那些隨時會冒出來,厚顏無恥地要求分一杯羹的傢伙,也就不會覺得有什麼莫名了,因為在這個圈子裡,什麼都是假的,只有利益是真的。詐騙世界的遊戲規則跟誠信世界大不同,你可以把照說只能分到一成的生意談到九成,因為不是你吃人夠夠,就是你被吃乾抹淨——在詐騙世界裡,愈想要的人愈容易成為輸家,人家只會瞅著你的甚愛必大費,把你的利潤份額壓榨到最後一滴。

這部電影我覺得最畫龍點睛的一段,並不是那個全然翻轉整個故事格局,超越大騙局的「後設騙局」,而是在這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主角們拿著偽造的珍稀郵票想要天價賣掉,買家找來的鑑識專家現場說是真品,主角們前腳剛走他後腳就跟上要分一杯羹,不然就要回頭揭穿假郵票的真相。主角為了成局,答應分他 5% 。

「我怎麼能確定你會把錢分給我?」
「你要相信我。」
「我怎麼能相信你?你是個騙子。」
「沒辦法,你非得相信我不可。賊要彼此信任,這是行規。」
(最後修訂日期: 2023.12.19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