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這一部許多人視之為全系列頂尖之作的 007 電影,我想先從壞蛋們設下的陰謀詭計開始說起:他們想騙英國人去偷俄國人的解碼器,再把機器從英國人那裡幹來,高價賣還給俄國人,狠狠削它個一筆。他們知道這計謀看起來頗像孔明的陷阱,不過英國人實在太想要解碼器,即使明知有詐也會賭這一把,派他們最頂尖的幹員 James Bond 來辦這事; Bond 這人也不容易上當,不過如果有美女要倒貼,他一定會上鉤。這個計謀有點小小的曲折,但又不會複雜到讓觀眾無法理解,最棒的是簡單有效,因為它在幾個關鍵處完全掌握到人性的弱點,只要擺上對方無法拒絕的誘惑,就算被識破照樣管用——就像這部電影本身一樣。
雖然我很少在管有沒有破梗這回事(所以這裡處處都是地雷,請留意腳步啊 ^_- ),這次倒沒有這個顧慮,因為這個孔明的陷阱在電影開始頭十幾分鐘,就直接全盤托出給觀眾聽了。換句話說,這整個故事既無懸念也沒有暗盤,以爾虞我詐、撲朔迷離為賣點的諜報片來說,簡直是自掘墳墓。然而《第七號情報員續集》卻是那麼好看,所以你就知道了,故弄玄虛絕對不是諜報片好看的必要因素。
那麼這部片好看在哪裡?它是整個 Bond 電影系列裡,極少數真正把重心放在諜報鬥智上頭的作品。沒錯,這還是一部 Bond 電影,他在總部跟秘書眉來眼去的調情戲碼,吉普賽女郎打架這種北七橋段,海上快艇追逐的大場面,這些剪掉也無妨的戲碼都少不了,不過還不至於會影響到故事節奏。相對地有些日後變得了無新意的老梗,在這部作品裡卻處理得相當到位:Q給他的情報員神奇裝備,不但是在最關鍵的時刻派上用場,而且還得要先經過一段心理鬥智才能發揮作用; Bond 出差必備的旅館豔遇,被人偷偷拍攝性愛光碟不說,還被拿來做為設計陰謀的要素;更不用說他跟殺手在凡啓程必有謀殺案的東方特快車上,來場致死方休的狹小空間搏命打鬥,即使怎麼樣都不可能是 Bond 打輸,卻是你在整個系列裡看過最能讓人感受到情報員生死一瞬間的打鬥戲。老梗人人會用,但只要稍微用心一點,老梗也可以用得很漂亮。
《第七號情報員續集》雖然有 Bond 電影難得的正經劇本,但也沒有忘記放些英式幽默的佐料。駐外單位你跟蹤我我跟蹤你,大家自然培養出一種彼此配合回去好交差的默契,透露出一種冷戰時期特有的微妙氛圍;一群軍情高官在倫敦聆聽 Bond 送回來的情報,裡頭不斷穿插美女發浪, Bond 還得假正經拉回去談正事,有一種身分錯置的笑點;做情報工作無論開車的接應的遞茶水的一律用自己的兒子們,「家族關係是幹這行的最佳保障」,你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有點好笑(所以這麼多兒子都是為了要做好情報工作才努力生出來的嗎?英國的公家飯還真不容易吃哪)。這些笑點始終用一種冷面笑匠的方式呈現,適度地調和這個劇本過於正經(當然是以 Bond 電影的水準而言)的硬調,因此觀眾還是可以看得很輕鬆很開心,但又不至於覺得流於胡鬧。後來的諸多 Bond 電影,在正經跟搞笑的比例上,往往就沒能拿捏得這麼剛好。
除了劇本簡單得很聰明以外,《第七號情報員續集》也很難得地擁有一些很有立體感的角色。這一集的壞蛋們都讓人印象深刻,神龍不見首尾的惡魔黨一號,頗有大魔王不輕易露臉的架勢;無論是聰明絕頂的臭屁五號,還是忙著編導美人計的女同志匪幹三號,都有一種認真嚴肅演八點檔劇本的出戲惡趣味;還有那個長得有像 Phil Collins 的打手,你可不是每天都能看到 Bond 的對手成天跟在他身後,還暗中罩他好幾次,即使你早就知道他們的陰謀,還是摸不準他到底打算怎麼執行。這集的 Bond girl 更是特別, Daniela Bianchi 讓你看到什麼叫做正到翻不說,她站在那裡美得有夠古典,可是花痴發起來又讓人覺得智商好像只有八十的反差,難得地討喜。不過真正的亮點是 Bond 在伊斯坦堡當地的工作夥伴 Kerim Bey ,當時重病纏身還是努力把戲演完的 Pedro Armendáriz ,每一場跟 Sean Connery 的對手戲都有火花,沒能有機會多看到幾幕實在是遺憾啊~~~
這部連個驚天動地的中文譯名都沒有取,直接以續集之名在台上市的 Bond 電影,讓我們看到一個能夠風行世界將近半個世紀的系列電影,它的原生魅力究竟在哪裡。不過看完這部很容易成為最佳 Bond 電影的《第七號情報員續集》,我心中最大的疑惑是:為什麼他們後來再也拍不出這麼有趣的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