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是什麼意思?我們還是得先說明一下書名的由來。有個避險基金經理人在島上舉辦宴會, Kurt Vonnegut 在宴會上跟他的好朋友 Joseph Heller 閒聊:
「嘿,你知道嗎?宴會主人光是昨天賺的錢,就比你靠《第 22 條軍規》 (Catch 22) 那本小說賺到的還多。你有什麼感想嗎?」
「那又怎麼樣?我擁有他永遠無法擁有的東西。」
「你到底擁有什麼他永遠無法擁有的東西?」
「我知道我得到的已經『夠了』。」
如果你一聽就懂,會心一笑甚至拍手叫好,那麼你應該不需要讀這一本書——它不會帶給你更多。如果你聽了這話的反應是眉頭一皺,覺得什麼東西「夠了」,那個避險基金經理人一天就比你小說賣幾十年還賺耶,你不覺得很過分嗎,那麼讀這本書對你大概也不會有什麼幫助——它不會讓你更有錢。不過如果你的感覺是若有所悟,卻還是有點懵懵懂懂的,那麼 John Bogle 這本從金錢出發,但最終希望我們能夠跳脫金錢束縛的「投資理財書」,就相當值得你花點時間(跟金錢)拜讀。
《夠了》就如同書的副標一樣,是希望釐清衡量金錢、事業經營跟人生的真正標準。我們經常為了要獲得更多的金錢,把後面兩件事情搞砸;諷刺的是當我們想用「投資」這個方式,獲得更多的金錢時,我們往往連在金錢這件事上頭都搞砸。相較於 Bogle 前面的幾本著作,這本書用比較偏向質化的方式(也就是不畫圖,不列表),更加簡潔明瞭地直指金融經濟的問題核心:金融業把人們生產出來的價值「扣下來」,將零和遊戲變成保證賠錢的遊戲。他們用很多化簡為繁,亂七八糟的「創新」,把好處帶給創造出這些複雜產品的人,而不是持有這些產品的人;只要一想到你手上一塊錢的金融工具,像癌細胞一樣「衍生」出幾十塊錢的金融商品,而金融業就用這幾十倍的金額做為計算基礎,從你那一塊錢裡頭扣錢,你就不禁要覺得這個世界有時候真的很荒謬。
這種本末倒置的荒謬怪象,同樣反映在事業跟人生經營上。現代有很多企業似乎已經變成了金融公司,從不太看重商業的專業,變成不太看重專業的商業——老是聽他們說昨天賣了哪間子公司賺了多少,明天又要砸多少錢去併購誰,你都快忘了他們到底在生產什麼產品,提供什麼服務。人們對自己生活的態度又何嘗不是如此,曾幾何時我們從「人是萬物的尺度」,演變成「萬物是人的尺度」——看看我們的臉書跟推特,我們早晚會知道天底下所有不重要的事情,同時把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忘掉。這一切難道不是因為我們太在乎錢,在乎到不小心忘了你想要這麼多錢,究竟是所為何來?
在投資的世界裡,費用太多,價值太少;銷售太多,服務太少;投機太多,投資太少。在企業的領域裡,算計太多,信任太少;商業太多,專業太少;管理太多,領導太少。我們自己的人生,則是物欲太多,人品太少;功利太多,德行太少;複雜的太多,簡單的太少。這麼一大串「太多」跟「太少」,幾乎全部是目錄頁裡每個章節的標題,然而 Bogle 的意思是叫我們把那些「太多」都去掉,只要留下那些「太少」嗎?如果你已經對人性有一定的體悟,你就會明白真正的智慧,從來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而是在兩個極端的中間,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點——太多的減少一點,太少的加多一點,那樣就「夠了」。
Bogle 先生反對那麼多現在很多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太多」,提倡那麼多被某些人看成笑話的「太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覺得他在唱高調。我倒是覺得他一路走來,始終是一位非常中肯且實際的君子,就像他並不反對一般人認為「成功」就是獲得財富、名聲和權力,他不贊成的是只用「金錢」來衡量財富,只用「掌聲」來判定名聲,只用「控制他人的力量」來定義權力。這些標準都很容易計算,所以許多人拼了命地在這些事情上頭鑽營,不過就如同愛因斯坦在他的研究室裡,高高掛起的一個牌子上所寫的:並不是每一件重要的事都算得出來,也不是每一件算得出來的事情都重要。
寫的真是太好了,可以轉發嗎?會註明出處。。。
回覆刪除請自取。原書比我的文章精彩多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