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真心話永遠都是大冒險——電視劇《 Dr. 倫太郎》( Dr. 倫太郎)

《 Dr. 倫太郎》劇照

淺景深、長鏡頭、自然光、每秒 24 幀的影格率、戛然而止的換場⋯⋯《 Dr. 倫太郎》是一部電影感極強的電視劇,但它為什麼要用這麼高的規格來製作?我認為並不是劇組手上有這些資源就這樣拍,而是因為電影是一種非常適合處理各種衝突元素的藝術形式,而天底下富含最多衝突元素的,莫過於人心了。

巫峽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你只要有過些許幫人做心理諮商的類似經驗,你就知道每一集那看似單純的支線案例,要解開當事人的心結有多麼不易——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大片的地雷區,而你就像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瀰漫濃霧中,拿著手杖到處戳戳看,希望能在被炸得粉身碎骨之前,找到一條不比你肩膀寬多少的安全路徑。《 Dr. 倫太郎》的主題配樂,很明顯用的是牧羊人的意象,然而很多時候我卻覺得我聽到的,彷彿是《哈梅爾的吹笛手》 (Rattenfänger von Hameln) ,一步步引著你往幽深的人性走去。

《 Dr. 倫太郎》劇照

人心是世界上最難抵達的秘境,光是探究人們諱莫如深的心靈角落,就是一件伴隨著高度危險的事;你的操作只要有一點點不精確,前功盡棄是家常便飯,很多時候甚至連投幣續台的機會都沒有,直接 Game Over 。我曾經見過天底下最高段的心理師,是怎麼樣搞定你想破頭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棘手個案,現場目睹的感想只有滿腦子的「噢買尬,竟然還有這招,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啊」,然後你自己還是完全用不出來,就像天菜大廚看似抓起香料隨便撒一撒,換你來撒就是不一樣。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堺雅人會想要接演這部戲,如果光用兩倍片酬就請得動他,那他就不是堺雅人了——這樣一個能夠讓你挑戰自我,得到成長的演出機會,三五年都不一定碰得上一次。

除了一集展現一個典型的精神病症以外,《 Dr. 倫太郎》的主線劇情,圍繞在一名患有解離性身份障礙(也就是俗稱的多重人格)的藝妓身上,慢條斯理地逐步推衍發展。由於賭博成癮母親的演技太過擬真,這條主線經常讓觀眾看得莫名地焦躁,但那正是無論你要對病患進行治療還是跟她談戀愛,都不得不跟她共同面對的現實人生。戲劇本身就是一種精神治療,不過被餵食過多溫情嗎啡或戲謔糖衣的現代觀眾,似乎已經不太能適應全寫實路線的震撼療法。這部戲的節奏控制得相當精準,只是不見得符合你觀念中的精彩標準,因為你我以至於周遭人們的人生,往往就如同劇中描繪的那樣,既不精彩又亂七八糟,而我們其實很不想在電視上再看一次重播。

《 Dr. 倫太郎》劇照

原本我只是想要滿足吉瀨美智子跟內田有紀,兩個我最愛的熟女一次收羅的想望,但是《 Dr. 倫太郎》不僅男女主演選角極為強大,而且每個配角都安排得恰如其分,恰當到你個別去看他們每個都覺得是浪費演員,但要是換個人來演就會感到不對味。如此豪華的演員陣容,講究的戲劇鋪排,為的是儘可能細膩地探討原著小說《 Therapeutic Love 》書名裡的那兩個主題;然而我的建議是,你既不要糾結在真實的精神科醫生是怎麼進行治療的,也不要把什麼事都往戀愛的方向去想,因為你一旦認定了這是齣醫療劇或是愛情劇,你就看不到這部戲最核心的全貌——無論是治療還是戀愛,人與人之間,都需要交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