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5日 星期六

喪屍片的女力時代——電影《惡靈古堡2:啟示錄》 (Resident Evil: Apocalypse) (2004)

《惡靈古堡2:啟示錄》劇照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惡靈古堡2:啟示錄》毫無疑問就是部爛片,不過我想至少有一群人應該會看得很開心:系列電玩的死忠粉。這個故事主要取材自遊戲三代,並且從《聖女密碼》 (Biohazard Code: Veronica) 偷錄不少經典橋段的改編電影,有很多讓玩家會心一笑,覺得「就是這個啦!」的鏡頭。身為半個惡靈古堡粉,我很難抽離這個「玩家觀眾」的角色,客觀地評估那些對玩家以外的觀眾,毫無特殊意義的致敬安排,究竟有多少意義。不過不可諱言地,因為這些鏡頭,我對這部爛片的評價寬容了不少。

這就談到了所有電玩改編電影天生的難題:我到底要跟原生作品有多少相似點?愈是偏離原作,就愈稱不上改編;愈是「忠於原著」,又愈是只有玩家自己在爽。這大概就是電玩改編電影,幾乎都是一場又一場慘不忍睹,有如車禍現場的根本原因:觀眾群本身是被切割的,你很難兩邊討好,嘗試找尋他們的最大公約數,往往只落個不倫不類。老實說光是吉兒要不要在電影裡吞雲吐霧,玩家自己就分成兩派了,這種事的最大公約數又在哪裡?

B級片當然也可以有豐富的故事劇情,不過 Paul W. S. Anderson 顯然不會寫。他在第一集至少還有玩一下後設敘事結構,試著讓故事流轉得有趣一點,不過到了第二集,劇情已經談不上流轉,而是比較接近自動輸送帶,充滿各種B級動作片的巨集套件——碎嘴所以再蠢都死不掉的黑鬼,想要搶新聞所以會死掉的記者,草菅人命沒有下限的惡德企業,競技場式的 boss 戰,以及展現打仔女星精湛身手的喪屍混戰。這部續集電影跟它取材的三代遊戲一樣,整體調性從前代遊戲的生存驚怖 (survival horror) ,轉變成偏重動作成分的官能刺激。

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要接拍《異形戰場》 (Alien Vs. Predator) 分身乏術的 Anderson ,選擇把導演的工作丟給先前都在幹第二組導演的 Alexander Witt 。平常都在處理特效跟動作場景的 Witt ,把這部電影拍成《黑鷹計畫》 (Black Hawk Down) 跟《神鬼認證》 (The Bourne Identity) ,到處充斥著劇烈搖晃、快速剪接、焦距過短鏡頭的影像風格,自然也就不是什麼令人意外的事了。如果你覺得畫面上的事情,總是在一團混亂中開始,在一團混亂中結束,根本不知道在演啥小的話,你跟大多數觀眾以及影評人是同一國的;不過奇怪的是我竟然能夠追得上那亂成一團的運鏡邏輯,因此在劇本相對薄弱的情況下,我反而覺得導演很懂得控制動作戲碼的節奏,知道什麼時候該營造緊張氣氛,什麼時候該打一波,什麼時候又該退出混戰。看看教堂跟小學室內空間的獵殺跟逃跑戲碼,那的確不是會寫在任何電影教科書上的經典範例,但也不是什麼電影系畢業製作都拍得出來的。

隨意扯了兩三段充版面的編導剖析,不過其實你我都知道,看爛片不用在乎這個,有爽點最要緊——《惡靈古堡2:啟示錄》一次給你兩個到處揍人的漂亮女生,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Milla Jovovich 變本加厲的超人體技姑且不論,扮演遊戲主角 Jill Valentine 的 Sienna Guillory ,著實讓玩家驚豔——衣著造型還原度高到靠北不說,舉凡持槍轉身、閃避挪移、單膝跪地射擊等等小動作,她都做得唯妙唯肖,就連系列電玩的原創者,看了也只能直呼「這就是吉兒!」這麼高的還原度並非偶然,而是她觀察吉兒在遊戲裡的肢體動作,下功夫模仿修正,力求原汁原味。好萊塢的B級爛片有如過江之鯽,不過我們可不是三天兩頭,都能夠看到有人演B級爛片演得這麼認真。有條件、有天份加上敬業,我們能夠期待下一位 Diane Kruger 誕生嗎?(大概是不行)

(最後修訂日期: 2017.02.03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