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有個原文書名沒有,顯然是翻譯書編輯加上去的中文副標:「天價藝術品,這麼貴到底誰在買啦?!」這句副標嚴格來說,僅僅佔這本書七分之一的內容,然而它倒是相當直白地,點出大多數人第一次接觸到藝術市場時,心中那個為之咋舌的感想。老實說我也是耶,好想知道那些出天價的人到底在哪裡喔,好把我手頭上那些用天價買來的存貨倒回去給他們。(誤)
天價藝術品是整個藝術世界綜合運作之下,最終產生出來的怪誕現象;不過從這個怪誕的表象出發,一路追溯藝術市場的運作脈絡,未嘗不是一種了解藝術世界的起手式。作者照片拍得既漂亮又有氣質,出入藝術場所完全無違和的 Sarah Thornton ,用一種把田野調查包裝成報導文學的的筆法,帶著讀者進行了一趟藝術世界的園區導覽。雖然這本書的寫作體裁乍看之下,好像是作者在某個場域一日所見的流水帳,但裡頭融入了她在其他日子,所做的大量功課、訪談跟觀察;帶著這些多年沉浸於藝術世界的底蘊來個「一日遊」,你不但會有彷彿身歷其境的臨場感,又不至於淪於走馬看花。
《藝術市場七日遊》有幾組兩兩相對的反差對比,讀起來有點意思。這本書從最令人心亂神迷的拍賣會開始,讓讀者了解拍賣的運作方式,窺見競標者的內心世界,從而逐漸看透這場用斯文包裝的野蠻遊戲本質;接著鏡頭一轉,從一切只談金額的浮華世界,回到藝術家養成的學院象牙塔,你會有點意外地發現,藝術家對於談論自己的作品有多麼不自在,還有他們聽到「創意」這個詞彙,那副避之唯恐不及的鄙夷反應。
博覽會跟工作坊是另一組對比,只是比較沒那麼極端。博覽會的宗旨雖然也是要銷售藝術品,但它還保有一些金錢以外的考量,光是有錢不一定買得到;而對於藝術成品到了博覽會上,被縮減成供需關係,藝術家即使再怎麼感到渾身不舒服,仍然必須保持跟社會有一定的對話與交流,並且把這份認知帶回到工作坊裡,以完成作品。
藝術評論跟藝術競賽這組對比,則有著更為微妙的競合關係。我們在這個藝術不再有共通審美標準,藝術家自己說了算的時代,愈來愈需要扮演著教會牧師角色的藝評家,來告訴我們什麼才叫做藝術;然而當藝術家自己被放在「藝術賞」這個彼此競爭的框架底下時,他們又不免陷入一種想要爭取認同的矛盾心理,因而衍生出一種有點奇怪的強烈自信,靠它來度過大眾的挑剔。
跟隨著作者的筆觸,一一瀏覽過這些藝術場域的讀者,最終來到大名鼎鼎,有如藝術大觀園的威尼斯雙年展。這時候你對於藝術世界的觀感,可能就跟作者在威尼斯雙年展的經驗一樣,帶著些許困惑:這感覺上像是個開放民眾參觀的展覽,但實際上卻是極為專業的活動,而且裡頭的社交意味非常濃郁,你不但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局外人,甚至很難把注意力放在藝術本身上頭。《藝術市場七日遊》並不會讓你的藝術鑒賞力有所提升,但起碼你現在對於藝術世界裡的「人」,有了一層基本的瞭解。這未嘗不是了解藝術的一種方法,因為藝術這檔事終歸來說,百分之百是「人」的產物,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