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學到除了投資術之外的一切——我讀《雪球:巴菲特傳》 (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

《雪球:巴菲特傳》封面 如果你想要挖掘的,是這位超級有錢人的致富之道,巴菲特自己執筆的文章跟股東年報,應該會比這本共計六十多章,翻完目錄就開始發懶的大部頭傳記,更值得你鑽研推敲。不過倘若你感到有興趣的,是這位總是讓人不小心做起不勞而獲白日夢的名人,真實的他跟一般人的想像有多大差距,《雪球》倒是能夠讓你對於這個人,對於金錢的想法,甚至對於人類社會的運作方式,產生一些新的認識。那是比所謂的「巴菲特投資術」更寶貴的體悟,只是一心想要追求「財務自由」的你,不一定會這麼覺得罷了。

要是你克服了中文翻譯本整整八百頁,看到書背厚度就發懶的「篇幅障礙」,《雪球》給讀者的第一個感覺是:我們真的想要知道這傢伙從小養成的蒐集癖,他對於追女生如何不開竅,還有他在當學生時那些不學好的行徑嗎?傳記作者 Alice Schroeder 宛如內廷史官撰寫起居注,什麼趣聞軼事通通記下來的體裁,一開始不免覺得過於繁瑣,但是習慣之後反而覺得這樣做未嘗不好,因為你對一個人真正的認識,往往就是從許多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細節裡,一點一滴形塑出來的。先前已經給無數傳記邀約打槍的巴菲特,不但承諾他不會對這本書要求進行任何編修,甚至還建議作者只要聽到什麼事情有不一樣的說詞,「採用那個比較不討好的版本就對了」

多虧如此,讀者才能從傳記中看到,巴菲特全家包括他自己,都有某種偏執的缺點,成長環境稱不上什麼人生勝利組。巴菲特那個想要什麼,就非得要人家滿足他,既想賺錢又要人們愛戴他的人格弱點,在這本傳記裡同樣不加掩飾,在他的人生中反覆出現。甚至如今被許多投資人視為聖殿的 Berkshire Hathaway ,當初根本不是什麼老謀深算的商業併購,而是他不爽人家要買他手上的股份,砍價竟然砍得比他還兇,己所不欲被施於己,一氣之下賭氣買下的雪茄屁股,而且這雪茄屁股還濕透到連最後一口都抽不上。「要是我沒從沒聽說過 Berkshire Hathaway 這間公司,我現在的日子會過得更好。」

在這本不搞粉飾造神那套的《雪球》裡,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巴菲特在金錢上的精打細算,有不少鑽營取巧,甚至於不近人情之處。他 14 歲第一次申報當送報童的所得稅,就把手錶和腳踏車列為營業費用,一點也不介意鑽這種節稅灰色地帶。他在用彈珠台賺錢的時候,知道店家大可花少少的錢自己去買一部機台,「因此我們總是讓他們以為,只有智商 400 的人才會修理彈珠台」,透過這種資訊不對稱賺取大把利潤。他承認旗下即將清算的紡織廠,有些中年員工的處境確實很可憐,自由市場需要一張社會安全網來照顧他們,但他並沒有因為社會缺乏這張安全網,就把這個責任承擔起來,多給他們合約規定以外遣散費的意思。在這些利潤不是給你就是給我的零和遊戲中,巴菲特經常遊走在「奸商」跟「慣老闆」的下限邊緣,再超過一點你大概就要說他是惡德商人了;然而在現今關於巴菲特的媒體報導裡,你幾乎不會看到這些商業活動的日常。《雪球》呈現出一個相對實在的巴菲特樣貌,讓讀者不至於對他產生太多不切實際的想像,我覺得這個對自己誠實的態度值得讚賞。

《雪球》一方面呈現出巴菲特在商業經營上錙銖必較,不近人情的一面,另一方面對於巴菲特的的優點,同樣有著平直實在的描述。書中提到他不喜歡跟客戶坐在有著利益衝突的談判桌對面,總是儘量製造利益共享的合夥關係,然後對於這個合作關係保持誠實;從他早年的合夥事業,自己提出來「利潤超過 4% 的部分我抽一半,若有損失我承擔四分之一,承擔損失的責任不以我投入的資金為限」的規則,可以證明他這份「受託人」責任絕非嘴炮。他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經在盡力消弭自己跟客戶之間的利益衝突,而一想到時至今日,絕大多數的金融服務(股票經紀、保險業務、共同基金)仍然建立在剝削客戶的基礎上,你不得不承認就算巴菲特是個精明到令人恨得牙癢癢的生意人,跟他打交道你還是賺。

在你閱讀《雪球》,知悉巴菲特為人過於實際的人格缺點,吸收他在商業經營上講究誠實優點的同時,你也會逐漸體悟到一件滿坑滿谷的巴菲特投資術文章書籍,幾乎從來不會跟你講的事實:巴菲特實在不是你學習證券投資的理想典範。他打從一開始就是個生意人,真正賺到大錢也都是在商場上,商業經營跟證券投資完全是兩碼事;舉凡套利、債務重整、分割出售等等業務內容,都不是一般投資人到證券商開個戶,就能夠碰觸得到,並且有能力處理的範疇。即使你是行內人,跟巴菲特一樣成天在這些業務裡打滾,想要當個「巴菲特」也絕非易事,因為那意味著即使你擁有將近四十年,宛如傳說般的歷史績效,你也得在網路股狂飆的那兩三年,承受全世界覺得你已經過氣的訕笑。這就是為什麼每個想發財的傢伙,都喜歡掉巴菲特「當別人恐懼時要貪婪,別人貪婪時要恐懼」的書袋,卻總是漏抄最要緊的第三句話:「但別以為你會比市場來得聰明」

在金融海嘯正式引爆之後,不到半個月內出版上市的《雪球》,如果說對於投資人有什麼啟示的話,我認為是:你能夠學會巴菲特如何投資的機率幾乎是零,但你至少可以學習他在商業經營上的誠信與務實,避免他那些不討喜的人格缺失,然後盡量把你的人生,過得正直有意義,又不虞匱乏。就如同本書的副標題,寫的是「 the business of life 」而不是「 the life of business」所暗示的一樣:你要過的並不是「商業人生」,而是如何「經營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