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1日 星期三

史詩傳奇的現代詮釋——電影《特洛伊:木馬屠城》 (Troy) (2004)

《特洛伊:木馬屠城》劇照

對於《特洛伊:木馬屠城》最顯而易見的批評,就是它並沒有忠於原著,不過到底是哪一本原著?《伊利亞德》 (The Iliad) 一開場就是 Achilles 跟 Agamemnon 為了 Briseis 爭執翻臉,演到 Hector 的葬禮就結束了,海倫偷客兄的故事背景並沒有直接敘述,特洛伊怎麼淪陷的也沒有後話。荷馬的另一部史詩巨作《奧德賽》 (The Odyssey) ,講的是打完仗的 Odysseus 打包回家的苦兒流浪記,跟特洛伊戰爭沒有多大干係。真正描述木馬屠城的《伊尼亞德》 (The Aeneid) ,則壓根不是荷馬寫的,而是另一位大名鼎鼎的羅馬詩人維吉爾,藉著本片片尾拎著特洛伊之劍逃出城去的 Aeneas 之口,回憶起城破的那一夜。不過人家的片名就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特洛伊》,顯然也沒有要照本宣科的意思。

荷馬愛好者看到好萊塢把這段傳奇史詩改編成這副德性,大概就跟古典音樂愛好者聽到月光奏鳴曲被編成手機鈴聲一樣崩潰。我也曾經是原著基本教義派,尤其是看到電視台屢次改編,一齣比一齣不忍卒睹的「金庸武俠大戲」,不過我想有時候你也該試試放下原著迷思,把你眼前的這玩意當成某種同人誌來觀賞,試著去品味它借用了原著的人名跟框架,想要表的是什麼樣的情。就這點來說,這部稀稀疏疏改編《伊利亞德》,但是取景用心,服裝講究,砸大錢打造盛大場面的《特洛伊》,很明顯具有想要重塑 50 年代史詩鉅片的企圖,但它訴求的顯然是某種披著古希臘風的現代感。這些個三千多年前的傳說英雄,沒有古色古香的文藝腔,沒有反映時代價值觀的舉措,陣前嗆聲是最通俗的「還有誰要上?還有誰要上?!」,打起架來是伴隨著譚盾在《臥虎藏龍》裡的打擊樂左躍右蹦。這些人會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不出乎現代社會的邏輯,你讓他們改穿西裝打領帶,照樣可以這樣演無違和。時代感哪!我的時代感咧?(丟筆)

雖然頂多只能說受到《伊利亞德》「啟發」的《特洛伊》,距離我心心念念的史詩感很遙遠,不過這個貼近當代的敘事感,也許正是編導 Wolfgang Petersen 以及 David Benioff 要的效果。他們迴避了所有神話性的敘述,讓眾神從這部電影裡完全退位,把舞台騰出來留給了叱吒風雲的人類英雄,但是誰才是《特洛伊》推崇的英雄呢?這部作品批判了窮兵黷武的野心家,「我看到五萬人為了一個人的慾望被帶上戰場」,但它也不讚揚英勇蓋世的武夫,「你今晚也仍是我的敵人,但就算是敵人也能互相尊重」,而是歌頌正直愛國的君子,「我這一生都遵從一套準則,這準則很簡單:敬奉神明,愛護妻小,保家衛國。」這點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劇組都花了大把鈔票請來 Brad Pitt 賣肉了,也讓前些年在《魔戒電影三部曲》 (The Lord of the Rings) 嶄露頭角的 Orlando Bloom 繼續賣弄他帥氣的精靈箭術,結果卻讓 Eric Bana 把觀眾的心都搶了去,真是讓開演出費支票的製作人情何以堪。不過既然他們橫豎找不到一張「發動千船揚帆駛」的傾城之臉,那麼也只能湊三個帥哥來「發動萬人進戲院」,對著他們的肉體發花痴了;至於他們誰窩囊誰陰騭,誰又是蓋世暖男,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誰又真的在乎了呢?

總之呢 Wolfgang Petersen 繼《天搖地動》 (The Perfect Storm) 之後,又拍出了一部砸大錢打造,但是總是有些小地方感覺不太道地的夏季強檔。看著那些穿得有點羅馬的希臘人,以及穿得有點迦太基的特洛伊人,我想你還是別把它當成是某種舊作新拍的《賓漢》 (Ben Hur) ,或是接棒《神鬼戰士》 (Gladiator) 炒作古希臘羅馬風潮的復古史詩,只管從裡面挑出你想要看爽的元素自肥,它就算得上一部稱職的夏日爆米花電影——無論那是三個帥哥的乙女向趣味(強力推薦),用電腦繪製的千軍萬馬(符合期待),抑或暗喻小布希編派藉口發動的伊拉克戰爭(過度解讀)。不過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最動人的時刻,莫過於 Priam 國王夜訪 Achilles ,向他索要 Hector 屍體回去辦場應得喪禮的那場戲—— Peter O'Toole 在短短五分鐘的演出裡,帶出了這部長達 163 分鐘的長片,原本可能有機會具備的史詩況味。啊,我把《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的 DVD 放到哪去了?(翻箱倒櫃)

(最後修訂日期: 2021.07.29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