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扮家家酒的史詩鉅作——迷你影集《匈奴王傳奇》 (Attila) (2001)

《匈奴王傳奇》劇照

如果說這部在 2001 年發行上片的羅馬帝國題材迷你影集,並沒有打算跟上前一年《神鬼戰士》 (Gladiator) 的熱潮出來撈錢,我是一點也不會相信的,但是它撈得到嗎?要以迷你影集的規格拍出史詩感,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幾百個臨演衝上一個小斜坡作勢互砍就要叫做 Châlons 世紀之戰,觀眾也只能把腦補輸出開到最大,試著在腦中描繪出千軍萬馬的大混戰場面。不過我可以感覺到劇組在有限度的預算裡,已經很努力想要拍出那個壯闊感了,不然也不必千里迢迢跑到立陶宛取景,還商請當地軍方出人頭支援拍攝。結果這部《匈奴王傳奇》更像是一群古羅馬迷煞有介事地在玩軍團 cosplay ,既然他們自個兒玩得相當投入,那我們也就不要當個掃興鬼,挑剔他們的匈人扮相不夠到位,羅馬軍團士兵裝備時代不符,還有那些個重力拋石機要再過個幾百年才會發明出來了。演戲的瘋,看戲的也得傻嘛。

既然片名是 Attila ,這部迷你影集自然是以他為第一主角,但是撇開 Gerard Butler 空有一身粗獷結實的男體,但怎麼看都很難想像他是那個「身材矮小,頭大眼小,鼻子扁平,鬍鬚稀疏」匈王的事實,最麻煩的一點是: Attila 壓根就不是一個文本豐富的人物。對於古羅馬基督教文明而言,Attila 是惡魔的化身、文明的毀滅者、屠城殺嬰的代名詞,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中古歐洲對於成吉思汗的認知也是如此,不過至少我們還有些諸如《蒙古秘史》之類的史料,佐證成吉思汗並不是個他們眼中泯滅人性的惡魔黨領袖;而這位 Attila 嘛,誰叫他要從祁連山跑來萊因河發展,也只有隨人抹黑的份了。為了浪漫主義的戲劇效果,編劇為他寫了一些子虛烏有的情節,只是手筆有些匠俗:預言為王,女巫護持,權柄之劍,以及兩段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王者與奴隸之愛。我知道他們想寫的是哈姆雷特,但怎麼感覺像是瓊瑤呢?(哭笑)

比起被塗上庸脂俗粉的「上帝之鞭」,我比較想看的是《最後的羅馬人》 (Ultimus Romanorum) 。身為西羅馬帝國最後的名將, Flavius Aetius 是個比起 Attila 有意思太多的人物,留下的史料也絕對足以輕鬆填滿迷你影集的長篇幅。機智狡詐、城府深沉、謀略盈胸,但又兼具勇猛無畏、大器闊拔, Aetius 是典型的羅馬英雄,不是特別有道德,卻具有解決各種問題的務實能力。《匈奴王傳奇》把他當成第二主角,雖然他力挽狂瀾、扶危定傾的神奇本領,有演出來的可能還不到五分之一,不過也足以讓對於這段歷史不怎麼熟稔的我們,看出羅馬人是憑什麼叱吒古歐洲近千年。 Powers Boothe 雖然看起來還是穿個牛仔裝叼根菸比較對味,但他不愧是實力派演員,穿上托加長袍依然有模有樣。哪裡還有更多這種機關算盡的羅馬人戲碼啊?(翻找 IMDb )

(最後修訂日期: 2021.09.05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