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7日 星期三

天使有時候也會帶著打胎用的沖洗器——電影《天使薇拉卓克》 (Vera Drake) (2004)

《天使薇拉卓克》劇照

雖然這種影展片的觀眾,應該都已經知道這是一部關於「墮胎」的電影,不過《天使薇拉卓克》真正令人驚嘆之處,首推它那如假包換的戰後英倫氛圍。不單是灰暗無機的陰沈天空,冷冽蕭瑟的工業住宅,以及擁擠幽閉的起居空間,復刻 1950 年代的倫敦景致惟妙惟肖,最厲害的是片中的所有演員,都有著毫無違和感的時代感,舉手投足儼然就是從那個時空走出來的,神韻氣息全然毋須英國腔自我標榜。無敵親切的老奶奶,一派紳士的老先生,勤樸而略顯稚嫩的兒子,腼腆而芳心可可的女兒,詞拙而古意誠懇的準女婿,全都是英倫標配;在旁戒護的女警會在嫌犯情緒不穩時溫言安撫,公事公辦的警探會在不妨礙司法公正的地方給點方便,酌情量刑的法官會在宣讀判決時不假辭色,這些也都是標準的英式作風。這部片甚至把大家團坐在侷促的廳室裡,天南地北言不及義閒聊的英式下午茶風情,就這麼原封不動地搬上銀幕,讓觀眾感覺彷彿也坐在桌邊,跟著他們啜飲著紅茶,放空思緒聽著那些無關痛癢的五四三。噢,英國人就愛八卦。

導演 Mike Leigh 之所以能夠打造出這些栩栩如生的角色,在於他以從舞台劇職涯練就的絕活「即興演出」,引導演員發自內心的情緒表演。他讓演員們共同排練好幾個月,但是就一如劇本的人物設定,除了飾演主人翁 Vera Drake 的 Imelda Staunton 以外,沒有人知道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墮胎,直到警察來敲門的那一刻,鏡頭上的這夥人依然搞不清楚現在是什麼狀況,臉上的表情要有多真實就有多真實——我看 Dogme 95 也不過如此,形式上再怎麼講究寫實主義,還是比不過本質上的真實來得自然。而 Imelda Staunton 本人更是鬼一般地演技呈現,她在電影前半段詮釋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就跟所有你認識的那些個英國老太太一樣,表裏如一的樸訥誠篤,正能量溫和地突破量表;然後警察來敲門,一個長達十幾秒的臉部特寫長鏡頭,完美演繹了「東窗事發」,從天堂瞬間摔入地獄的心路歷程,無怪乎她要勇奪一堆影展的最佳演技獎。

至於「墮胎」這個自古至今,始終既敏感又隱晦的爭議性主題,《天使薇拉卓克》很聰明地並沒有選擇一個涇渭分明的價值判準,而是帶著觀眾遍觀墮胎女性的群像:有懵懂無知的徬徨少女,有驚懼不安的社會邊緣人,有孩子太多再也受不了再生一個的,有漫不在乎趕著完事還要去應付老公家務的⋯⋯當你見著一個接一個形形色色,各有各的理由需要墮胎的女性,再看著 Vera 秉持著一以貫之的親切與熱忱「幫助她們恢復經期」,你會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忘記自己好像應該要對這個議題多少有個態度,而開始產生一種看盡人生百態,冷情當感的抽離感。故事裡提供了一位因為約會強暴受孕的富家女作為對照組,她羞赧徬徨,不知所措的心情,跟其他需要墮胎的女子並無二致,但她優渥的社經地位讓她得以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協助,支付一筆所費不貲的固定規費,開立一張「不讓她墮胎就可能會鬧自殺」的診斷證明,在設備完善的合格機構,由訓練有素的醫事人員幫她進行流產手術,而其他付不起百元英鎊診斷費的中下階層婦女,就只能透過刻薄斂財的中間人,進行不怎麼體面的後巷土法墮胎。「何不食肉糜」的思維,會滲透在各種社會階層的差異中。

所以《天使薇拉卓克》一邊是墮胎女性的浮世繪,一邊是流產婆和樂家庭生活的破碎,這兩個主題各自都有刻畫鮮活的呈現,不過沒能夠天衣無縫地彼此契合,前半部後半部各演各的,是我覺得這部電影雖屬佳作,但似乎沒能升格為傑作的主因。我們知道 Vera 做這後巷墮胎純屬善意,也沒有從中獲得一分半毫金錢上的利益,但是那個最關鍵的問題不知何故,卻被刻意地做了模糊處理——是什麼樣的過往遭遇,讓她走上這條「墮胎為助人之舉」的不歸路?是她曾經目睹了誰求助無門而心生不忍,抑或她自己就曾經是那個「誰」?這個問題留個懸念,貌似有種盡在不言中的美感,但我覺得那是必須要回答的,不然我們怎麼知道要對鋃鐺入獄的 Vera 寄與多少欷歔,又要怎麼樣對前頭那些身不由己的女子設身處地共感?「以此追憶我擔任醫師與產婆的雙親」,但那是你的人生設定啊 Mike Leigh ,我們觀眾需要比這更多一點的材料,才能感同身受啊~~~(苦笑)

(最後修訂日期: 2022.05.11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