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

想要知道手上這本書有多血汗嗎?——我讀《老貓學出版》

《老貓學出版》封面

「老貓學出版」本體是個談論出版業的部落格,而且談得很深入。這樣的專業性網站,受眾照說應該會侷限於業界從業人員,然而這個部落格卻能夠吸引到許多出版業的業外人士前來點閱,並且獲得相當的好評。看來只要你知道如何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讓內行人看得出你的門道,外行人也不會只能瞧個熱鬧,即使在這個「全民出版」的 Web 2.0 時代,你都有機會在這片充斥著垃圾資訊的網路之海脫穎而出,成為內行人取經請益,外行人迷途問津的熱門部落格主。

於是「老貓學出版」也出了紙本書。把原本網路上就有,後來也沒有下架或上鎖的文章集結成冊出版,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有撈錢之嫌,不過我覺得這至少方便讀者收藏,因為網路上那些零與一構成的電子訊號,並沒有永久存在於那裡的必然道理——網頁下載確實很簡單,不過你看到喜歡的網站,有幾次真的有動手去備份呢?然而紙本書只要保存得宜,在你有生之年應該都不會灰飛煙滅。除此之外,把網頁文章做成紙本書,在這個案例裡頭還有另外一層功用:既然「老貓學出版」談的大多是關於出版書的各種眉眉角角,直接做一本書出來,不是正好做為實務範例嗎?

讀者理所當然會把這些文章裡,提到一本好書應該具備的條件,全部拿來檢驗這本書;然後你會不出意料地發現,唔,作者還真是不含糊哪,說到做到,該注意的都沒馬虎。光是封面就有講究,看似簡單樸素的設計,把本書精髓(「二十年出版經驗完全彙整」)放在主視覺最顯眼的位置,再配上訴諸權威法(你也許不識聯經發行人的名號,可誰沒聽過詹宏志呢?),確實能夠在第一時間抓住讀者注意力。接著翻到封底,全書大綱簡明扼要直接印在上頭,不用翻開書頁瀏覽,立刻就能判斷這本書是否符合你的興趣或需求。至於書籍的內容,收錄進來的是作者筆耕六年多,一共四百餘篇的文章裡,精選重編其中九十九篇;雖然只是總量的四分之一,不過經過揀選跟編排,也足以傳遞所有文章大約七八成的訊息量——這不正是編輯這一行的存在價值嗎?

《老貓學出版》的前半本傳授編輯台上的一些實務觀念,後半本則是作者對出版業這一行的產業觀察。編輯實務的內容相當扎實,多是那種非常重要,但老師幾乎都不會教你的江湖訣竅:舉凡字體該怎麼選,行間與行長之間的關係,中英文排版有何異同,分段落的格式依據何在⋯⋯即使你只是個偶爾用 Word 打打報告的非業界人士,這條條幾乎都是已經困擾你多時,卻無人能解的難點,直到作者指點一番,你才發現箇中道理其實也沒啥玄奧,一點就通,可就偏偏從來沒人跟你點撥過。後半本產業觀察的部分,相較之下就沒有前半本那麼凝鍊,不過依然有一定的可讀性。尤其是〈台灣最偉大的世界遺產〉一文,是我讀過所有推崇繁體中文的文章裡,立論最為簡明清晰,又不帶國文老師說教味的。(咦?)

我認為《老貓學出版》最精彩的部分,是它回答了一些能夠觀察到,卻不知何以然的出版業怪象,比方說為什麼新書出版的速度愈來愈快,你想買來拜讀的舊書卻忙著絕版,以及為何錯別字出現的頻率與幅度,離譜到已經不是國語文能力退化可以解釋的程度了。作者在某些議題上也唱了些獨到的反調,比方說現代的編輯為何需要具備市場概念與企劃能力(不然你怎麼知道什麼書好賣),出版業為何不該是孤芳自賞的「文人事業」(靠贊助偏安市場一隅,不是出版的真諦),為何版面不要夾雜原文或阿拉伯數字(易讀性考量)⋯⋯這些論點多少有些不合時宜,不過作者能夠以清晰的條理,不亢不卑地條陳論述,大體上是足以說服我的。書中舉出一些出版實例,相當具有說明效果,比方說一頁塞進二十行的《達文西密碼》中譯本,沒有作者點出這個版面設計背後的意涵,你很難理解這在執行製作上有多麼困難,做到之後收效又有多麼巨大;好幾篇關於做翻譯書的血尿鬼故事,也能讓你充分地理解為何我們經常得忍受慘不忍睹的譯本。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對某個議題各抒己見,發表議論的文章多如牛毛,然而一針見血的真材實料,卻是鳳毛麟角。要在資訊海中撈針是份苦工活,不過倘若你對於出版業有些興趣,《老貓學出版》能夠幫你省下不少冤枉路。

(最後修訂日期: 2024.01.25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