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如何把小吃吃出一點意思——我讀《台北小吃札記》

《台北小吃札記》封面

舒國治這位作家,雖然以「晃蕩旅行家」聞名於文藝圈,不過他最受歡迎的著作,八成是這一整本都在吃的《台北小吃札記》,誰叫這是個吃貨年代嘛!書中的文章原型是《商業週刊》的專欄,因此每一篇的長度都很固定,文末再附上地址、電話、營業時間等等店家基本資訊,配上一張名片式的小地圖,對於想「照單試吃」的讀者來說相當方便。排版風格則跟作者其他的著作一樣簡約有古風,直書整齊,字體舒適,除了偶爾穿插幾張看不出跟內文有啥關聯性的插圖照片以外,沒有任何辣眼睛的花招。

倘若你想把《台北小吃札記》當成時下一般的美食指南,可能會覺得不太好用,因為作者採樣取材的小吃種類有些狹隘,區域也集中在台北市舊城西區跟雅痞南區,明顯有個人偏好。不過看舒國治吃食,本來就不在聽他報馬說什麼好吃,而是要聽他「怎麼吃」。比方說吃個菜包,「取小碟,倒白醋,再擱一小匙辣椒醬,算是配色,也增些許辣氣,不加醬油,就這麼蘸包子吃」;喝杯西瓜汁,「請他加一片鳳梨進去打,則別有一襲酸蜜味⋯⋯更內行的喝法,是請店家榨一角檸檬片,用力多壓檸檬皮,皮上的油脂因富含沖香氣,更使西瓜汁多了清肝醒鬱的芬芳療意」。你當然可以選擇不要照表操作,作者也無意標榜他的吃法才是標準或高竿,不過看他把「吃」這麼一件簡單的事,寫成有如食譜般的一步步 SOP ,還是頗有一點意思的。

舒國治講吃,主幹就在食物上,不會偏離主題。他顯然懂很多,卻不會給你賣弄的感覺,只講他認為必要的關鍵,卻又不失細微處的觀察。偶爾旁扯到一些別的,也是頂多就是一兩句牢騷話,在你開始生厭前就點到為止,分寸拿捏得還不錯。行文中偶有妙句,像是在文謅謅頗有古風的一大段文字裡,忽然來一句「台北舉目盡是牛肉麵店,煩不煩啊,大夥可能也想吃點別款麵食吧」,讓人不禁莞爾。有些意見當真是一針見血,比方說鼎泰豐的泡菜一碟五十元,「表面上似不算便宜,但尋常麵攤的小菜,三十元一碟,常多劣製,又何廉之有?」雖然各攤小吃的基本資料,以及作者提供的獨門吃法,是你可以做成筆記的「實用資訊」,不過《台北小吃札記》這本文集真正的醍醐味,應該是藏在字裡行間那份微妙的違和感,以及出人意表卻莫名有點道理獨到見解。

《台北小吃札記》當然也有它潛在的問題,比方說那個彷彿從抗戰時代走出來的古樸文風,對於現代讀者來說難免有隔閡感;至於以作者外省菁英的成長背景,觀玩台灣這片土地的風土人情,也很容易觸動省籍情結過重的讀者神經。即使沒有這些無聊困擾的我,對於書中某些一相情願的論點,也只能眨眨眼聽過就好,像是他把台北這地方的人情過度美化的前言——那不是只要你在某座城市生活得夠久,有交到朋友,就能夠享有的人情溫暖嗎,又豈是台北限定?不過總的來說,這本書雖然很難充當台北小吃的米其林指南,卻提供了有別於美食評鑑迥然不同的觀點,不一定實用但肯定獨樹一幟。獨特性這檔事的價值,跟它是否有對你胃口,並沒有太大的相關性;倘若作為吃貨的你,想要吃出有別於主流評鑑的味道,《台北小吃札記》是你為數不多的在地參考材料之一。

(最後修訂日期: 2024.02.05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