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29日 星期六

異星冤魂交響詩——《太空戰士:夢境實錄》電影配樂專輯

《太空戰士:夢境實錄》電影配樂專輯封面

由於這部高成低就的動畫電影實在是讓人很難找到共鳴點,我差點就錯過了它水準相當高的配樂。這跟我聽電影配樂習慣的切入點有很大的關係:我要先對電影某個場景的情境或意義很有感覺,如果它碰巧(有時候則沒有那麼碰巧)有個十分貼切的配樂,我就會把那個情境或意義跟配樂掛鉤,這首配樂的訊息量也就隨之變得很大,把我不想隨便忘記的感動,濃縮在那幾分鐘的聲波振動裡。

這其實正是《太空戰士》系列電玩御用作曲家植松伸夫的拿手好戲。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坂口博信並沒有像全天下的 FF 迷認為的那樣,理所當然地跟老伙伴再一次合作,而是把配樂的工作交給在電影配樂界以擦邊球著稱的 Elliot Goldenthal 。 Goldenthal 的創作風格乍看之下,跟 FF 實在大相逕庭:不和諧曲調、後現代、管樂音牆配上弦樂琶音,有時再加些中古風人聲合唱,有著古典主義的大器,卻灑上一層二十世紀的前衛香料,結果往往造就一種歌德式的強悍印象,只差沒有管風琴助陣。光是看到那十六隻法國號跟八隻長號構成的厚實銅管部,你就知道這可不是一般好萊塢小家碧玉的錄音室配樂編制,而是紮紮實實的交響詩規格。坂口博信選擇這樣的作曲家來製作配樂,事前近乎匪夷所思,等到你實際上看到電影,反而不會覺得有多奇怪。也許他打從一開始就知道這部電影會是什麼樣子,需要哪種風貌的配樂吧⋯⋯

由於這是為動畫電影配樂, Elliot Goldenthal 這次的手筆較諸於他平日的風格,事實上已經比較向中間路線靠攏;雖然還是不乏有像Toccata and Dreamscapes這種刻意放手讓強銅肆虐,有定音鼓壓陣就毫不在意曲調和諧的曲目,不過大部份的配樂都有可以辨識得出來的主題。有點可惜的是這些曲目在你的腦海中,不太容易留下餘音繞梁的效果,因為它們既複雜又不時偏離常軌的曲式,你不把它們放在搭配的情境中一併服用,很難理解為什麼這音樂要這樣寫;但是偏偏這部電影本身又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橋段,你要做印象掛鉤也無從著力。我到後來乾脆逆向操作,索性忘掉這張原是電影配樂的事實,當成有故事無成品的交響詩,閉上眼來聆聽,腦海中反而有很多精彩鮮活的畫面——拿頭三軌The Spirit WithinRace to Old New YorkThe Phantom Plains做個試驗,你或許就能明白我的意思:在那個沒有電影的時代,聽交響詩的藝術約莫如是。

說實在話,這張電影配樂專輯跟這部電影一樣,是屬於你很難推薦給別人的一個作品。它相當要求聽者的音樂賞析能力,這並不是說你得要是個音樂系學生,把曲式分析那套拿來應用,才能把它的美解壓縮出來;然而它那個有相當水準的藝術成分,確實需要你拿出比「好聽」更高的層次,才能享受得到它真正的力量所在。我當然有那個層次,但即使是我都不見得聽什麼音樂都要拿那個層次出來裝高尚,因此這張專輯裡比較常被我點來聽的,還是The KissAdagio And Transfiguration那少數幾曲比較輕柔和諧,主題比較明確(或是你也可以直接說,比較「植松伸夫」)的曲目。噢,你當然不會錯過 Lara Fabian 那首The Dream Within囉,用流行歌曲淡出做結的電影多如牛毛,能做出意境的卻是屈指可數,你怎麼捨得不把那隻掠過銀暟大地,殘雲旭日的蒼鷹帶回家呢?

(最後修訂日期: 2013.09.21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