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在靠北中忘記靠北——我讀《父後七日》

《父後七日》封面

跟改編電影比較起來《父後七日》的散文體,少了許多血肉,但更顯得精純。

在劉梓潔自己改編的電影版本中,你會看到擺明了要撩撥觀眾情緒的親情狗血,一些刻意設計來搏君一笑的詼諧,以及無論是跟喪葬禮儀還是思親心念,都不是很有直接關係的風花雪月。添加這些調味料,在技術上幾乎是一種必然,不然你真的很難把散文裡那些到處散落的斷簡殘篇,收攏成一部既「好看」,又「好笑」的電影(這是作者給自己寫作訂下的兩個標準)。不過這麼一來,文本的格局是變大了,但原本的濃度與純粹,卻也免不了被沖稀掺進雜質,而那些執念在原本喪親之慟,期待影像化的《父後七日》喚起他們更深的思親之情的讀者,往往免不了大失所望。

我並沒有一定要從文本裡,挖出什麼塵封許久內心傷痛的執念(因為根本沒有),不過在看過電影之後,回頭拜讀原作,我想我能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電影沒有成功移植散文的優秀。散文裡沒有看似廉價的三廳愛情短劇,沒有師公與表弟的另類傳承況味,也沒有負責串連故事裡諸多荒謬,自己卻很認真且努力地打拼生活的孝女阿琴身影。散文裡有的,就是一堆人云亦云、莫名其妙的喪儀片段,不時插敘進來,簡短濃縮有如 expresso 的過往記憶,以及那些時而茫然,時而徬徨的內心 OS 。每每要決堤潰出的情緒,在在被那些情感抽離的喪儀指令打斷淹沒,整得你應接尚且不暇,塵埃落定了就忘記要傷心;直到文末冷不防一個罅縫,整個被壓抑下去的思念崩瀉而出,而作者最後還不忘加上一句:「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我想,我真的是很習慣站在高處,宏觀地、抽離地、冷情當感地,去觀察任何理應把我捲進去的漩渦,還覺得誰說我非得跳下去才知道裡頭是怎麼一回事,這兒不是看得挺清楚的嗎,還不會弄髒衣服咧。當然啦,在這個案例裡,我沒有可以跳進去隨波逐流的選項;不過我想,也許你就是得讓這些本身很宏觀很抽離很冷感,完全讓人搞不懂為什麼要這樣搞的繁文縟節,把你的情緒攪得支離破碎的,你才有機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把它一點一滴拼湊回去,然後讓你毫無防備地放聲大哭,完成真正的療癒。

斷行。跳接。錯位。寫「父後」用散,結果是聰明的,而成因則是必然的吧!

四千字外的其他

翻了一下散文集的出版日期,正好跟電影同步上映,無怪乎除了得獎的四千餘字本文以外,還多了一篇兩倍篇幅的「後來」,以及幾段拍攝札記。那篇《後來》,寫的是父後種種情事,藏的是父親生前點滴;看得出情緒有收拾到一個程度了,條理跟格局出來了,未加工的衝擊力道也跟著淡了。並不見得不好,比較像是生命裡另外一個階段吧,而當你把這跟前文結合著一起看,你會有一種更完整的感受。不是只有傷感,也不是只有沈澱。

至於那幾篇拍攝札記,文學上的價值或許不高,卻是電影最好的幕後花絮。讀了那幾篇,你大概就比較能夠瞭解,為什麼關於《父後七日》的電影,我會那樣寫。一個人的死生,真的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啊~~~

最後呢,散文集後面還有三分之二的紙張,印著跟《父後七日》看似毫無干係的,散,文。往返於城鄉之間,穿梭在童年記憶與成年經歷之中的鄉愁。離鄉求學工作,平淡無奇的旅居生涯。化名為旅行的遠遁,但逃離不了的還是過往的影子。你應該可以很容易地,在這些鬆散逸落,各自成趣的獨立篇章裡,多多少少找到一點共鳴,像是一起在永和的中和路跟中和的永和路之間迷路之類的;然後奇妙的是,這時你再回頭去翻《父後七日》,會發現你好像更能體會作者在說的,是什麼樣的感受了,即使它們幾乎完全沒在提「靠北」這件事。

原來靠北,是為了忘記靠北。而當你不靠北時,你才知道什麼是靠北。(我的國語新詩好像寫得比吳朋奉的師公還要爛的樣子,不過我想你應該懂我的意思。 :-p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