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日 星期三

當你覺得自己精打細算,冤大頭就是你——我讀《金錢心理學》 (Dollars and Sense)

《金錢心理學》封面 這兩三年出於管錢的生活需要,我把指數化投資的推薦書單幾乎從頭到尾掃了一遍,構成了「貝卡開卷」財經類書籍的主體。不過如果你很會賺錢到不需要打敗通貨膨脹,或是相反地根本沒有閒錢可以做投資,這本別人推薦給我的《金錢心理學》,可能遠比那些投資經典來得更為實用——畢竟你雖然可以規避投資這件燒腦的事,卻幾乎不可能避免「消費」這個既愉悅,又時常讓人產生莫名罪惡感的行為,而我們老是覺得自己多花了冤枉錢,卻搞不懂別人是怎麼把錢錢從我們口袋裡掏走的。

如果要一語道破為什麼我們老是做跟聰明消費相反的事,我們可以借用巴菲特那句引用度遠低於什麼貪婪啦恐懼啦裸泳啦,但那才是他投資哲學核心的金玉良言:「你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則是『價值』。」這本《金錢心理學》則在老巴這句話底下,做了一個經濟學式的註解:價格就是你的機會成本。每當你要花錢的時候,都應該要思考一下這筆錢的機會成本,也就是這筆錢如果不花在這裡,它可以用在其他什麼地方。如果你有 50 億美元,你是願意投資大型強子對撞機 (LHC) ,試著找出宇宙誕生這個無聊問題的答案呢,還是拿去給美國在伊拉克打九天的仗?

但是我們經常無法充分思考一筆錢的機會成本。每當你無法充分思考一筆錢的機會成本,你就會用些別的方法,不正確地評估某個東西的價值。比方說你喜歡比價,卻不知道你應該比較的是「價值」而不是「價格」,因此老是會被「下殺六折」的花招引誘,即使明知道店家很有可能本來就是打算要賣你六折的那個價格。比方說由於你無法判斷一個鎖匠幫你開鎖的成本是多少,因此就自以為是地看他花了多少時間,來判斷他幫你開鎖的服務價值,導致你對於笨手笨腳弄得滿頭大汗,搞了半天才把鎖撬開的菜鳥感激涕零還給他小費,卻對三兩下就乾淨俐落把鎖打開的高手計較費用,覺得他這錢賺得未免太輕鬆。又比方說你對白酒的好壞著實喝不出個差別,於是就理所當然地用價格高低來判定等級高低,渾然不知你在餐酒館開一瓶要價三千的高檔貨,跟大賣場一瓶七百五的批發貨,都是來自於同一個酒莊同一年份的白葡萄——最奇怪的是,兩瓶白酒都喝過的你,信誓旦旦地說那瓶三千塊的高檔貨就是不一樣,明明你根本就喝不出白酒的好壞。

除了這些由於錯估價值,因此覺得自己賺到了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便宜,或是吃了實際上並不存在的虧以外,那些深詣金錢心理學的人,更懂得一些並非顯而易見,但是能夠從你口袋裡掏出更多錢的伎倆。比方說你知道花錢很痛,也知道讓你花錢沒那麼痛的信用卡會讓你花更多錢,但卻不一定知道讓你噴錢噴最多的,是「預付」這個邪惡的設計——錢已經先付了,到時候享受時感覺就像是免費的,於是每當你看到「 Amazon Prime 會員免運費出貨」的字樣時,你已經忘記那是花了 99 美元年費買來的「免運」,然後不小心手滑買更多。比方說你一定聽過「免費的最貴」這句話,但是對於第一年免年費的信用卡,前三個月免費的訂閱服務,以及來店免費體驗一小時的招待券,我們就是無法抗拒貪這個小便宜,而不去思索為什麼他們千方百計,要把東西「先」塞到你手上——你一旦曾經擁有過某個東西,得而復失就會讓你感覺到不舒服。再比方說喝不出白酒好壞的你,也搞不懂品酒師那滿口的煙燻味莓果味皮革味到底從哪來的,但是聽多了喝起來還真的煞有介事地好像有比較好喝,值得一瓶三千給它開下去,因為你小看了嘴砲的威力——幹話說多了,你真的會覺得不一樣。

我們的錢包就這樣,被那些略懂行為經濟學的人挖了一個又一個洞,難怪老是到了月底就吃土。那麼我們有辦法抵抗這些用錢決策上的心理弱點,把自己的荷包看緊點嗎?現在你知道你不應該因為某個東西「特價」,享受時不用掏錢,好像比較費工夫,免費試用不用白不用,甚至被華麗的辭藻包裝得天花亂墜,就覺得它物超所值,但是事到臨頭(也就是你想要掏錢的那一刻)除了把手剁掉以外,你究竟要怎麼為自己的荷包君止血呢?《金錢心理學》給讀者具體建議的篇幅,佔全書還不到五分之一,而且裡頭有不少建議我覺得挺芭樂的——想像跟未來的自己對話,為了照顧他開始存錢?我不覺得你對於這個很難想像的人,能夠寄與多少關心。加入強迫自動儲蓄的計畫?很多買儲蓄險的人也都是這樣想的,你不妨去問問他們最後提前贖回的時候虧了多少。裝個提醒你娛樂預算已接近上限的手機 app ?曾經也有人相信鬧鐘 app 的貪睡裝置,能夠讓你不賴床。

結果到了最後你會發現,期待理性能夠戰勝情緒,就如同期待穿上燕尾服就會有妹子主動上來搭訕一樣,都只是一相情願的緣木求魚;反倒是順著情緒的弱點去操作,還比較守得住你的薪水。比方說儲蓄帳戶經常形同虛設,那就把它改名為子女的大學學費,利用你在動用孩子教育基金的罪惡感,阻止你把手伸進去掏錢去買最新款的 iPhone ;每天一杯全家熱拿鐵 45 元你覺得是生活必需,同樣的消費說成每年超過 16,000 元,你就會開始思考其實喝白開水好像也不錯;一大袋洋芋片你會不自覺地把它嗑到完,把它分裝成五小袋,你就有可能在開第三包的時候,想一下卡路里爆表這件事,同樣的伎倆也可以用在你的薪水袋上面。

這樣子做有沒有用呢?如果你也有月底吃土的問題,你不妨照著這些建議做做看,無論成敗都歡迎跟我分享。身為一個曾經有陣子定期閱讀《經濟學人》,崇尚理性的假掰人,我向來不屑採用這些自欺欺人的心理伎倆。不過當我看到某個針對全世界腦袋最頂尖的 MIT 研究生進行的實驗,讓他們選擇花 59 美元訂閱一年份《經濟學人》線上版,或是花 125 美元訂閱一年份線上加紙本版,只有 32% 的人選擇後者,但是如果加入一個同樣花 125 美元,訂閱一年份紙本版的選項(是的你沒看錯,而且當然沒有人選這個明擺著坑人的選項),選擇線上加紙本版的比例竟然暴增到 84% 時,我不禁開始懷疑理性這個東西,究竟頂個屁用。人性真是充滿弱點的一個可憐蟲,而我們寧願利用這些弱點的是我們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