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Charles Ellis 可不是什麼路人甲。這位跟 David Swensen 聯手打造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績效神話,曾被財經雜誌封為「華爾街數十年來最聰明的人物」的投資大仙,早在近半個世紀前,就以一篇〈輸家遊戲〉 (The Loser's Game) 的期刊文章,仙人指路點出了主動式投資陷入的困境:主動式基金確實曾經有過十年河東,但現在(這個「現在」指的是 1970 年代以後)這個產業已經變成了神仙打架,市場裡擠滿了聰明絕頂的專業人士,用各種外掛玩著互相倒貨的零和遊戲,你一個臭銅牌散戶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參加這場大逃殺遊戲,還可以活到最後吃雞?
這個論點淺顯易懂,但夢想著快速致富的投資大眾(也就是你啦)總是不信,於是他就在這本《指數革命》的前半部現身說法,活靈活現地跟讀者細說五十年前的第一手見聞。那是一段主動式投資可顯著提高報酬的流金歲月,也是共同基金產業迄今仍在對投資人猛力販售的夢想,但那美好的光景有其客觀條件——說白了就是在一個絕大多數由散戶構成,資訊流通緩慢不充分,非常沒有效率的金融市場,一小撮既聰明又勤奮的專業人士,跑進來大吃散戶豆腐。那樣的時空背景一去不復返,五十年前可以大口吃肉的主動式投資,到了四十年前已經連喝口湯都不容易,但主動式基金經理人仍然用各種選擇性呈現的績效圖表,成功地說(ㄧㄡ\)服(ㄆㄧㄢ\)投資人他們能夠顯著且持續地擊敗市場,同時把他們「自己」的超額報酬,悄悄地從擊敗市場轉移到一個更輕鬆的來源——投資人的基金管理費。
這就是為什麼不愧是整條華爾街最聰明之人的 Charles Ellis ,早在數十年前他發現苗頭不對的第一時間,就提出散戶要怎麼贏得這場「輸家遊戲」的最佳策略,也就是這本《指數革命》後半部的主題:選擇指數化投資。他洋洋灑灑地列出了你應該採取指數化投資的各種理由,把它們串成幾個句子的話,大概是這個意思:想要擊敗市場真的很難,不過藉由幫你節省下各種成本,並且分散所有不必要風險的指數化投資工具,長期下來幾乎可以保證你的投資成果,勝過絕大多數的主動式投資人。
這個結論你在很多其他地方都會看到,所以我把裡頭最要緊,但是其他人不一定會提到的一點,單獨挑出來講:一旦你把投資這件很難做得好,很容易搞砸的事情,透過指數化投資變得簡單之後,你就能夠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頭——確定你想要達到什麼樣的長期投資目標,擬定合理的投資策略來達成這個目標,並且無論市場表現大好還是大壞都不為所動。然後你才能夠開始體會巴菲特有說過,而所有的投資大師也都在試圖告訴你,那句「不要賠錢」的幹話,真正的意思是什麼:不要讓自己有任何機會,承擔不必要的重大損失。然後我知道你點點頭說這話說得真好,轉身就會去槓桿 all in 台積電、蘋果跟特斯拉。錢不夠用但真的很好賺,對吧?(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