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 星期一

時間就是金錢,算複利的朋友——我讀《複利的喜悅》 (The Joy of Compounding: The Passionate Pursuit of Lifelong Learning, Revised the Updated)

《複利的喜悅》封面 雖然身為一隻書蟲,我已經很習慣於啃咬磚頭書這檔事,不過看到這本厚達三公分以上,側背包不換個大一點的根本塞不下的書時,我的第一個想法是:複利真的好可怕啊,這麼簡單的事還可以生出那麼多頁數,我真的有命把它讀完嗎?作者是個印度人這件事,對於縮減篇幅更是毫無幫助,他們真的是很擅長用條理分明的平鋪直敘,講得你瞌睡蟲爬滿整個前額葉。在你體會到「複利的喜悅」之前,恐怕得要先經歷過「複利的枯燥」。

作者 Gautam Baid 寫作這本書的風格,是大量引用一堆名人的金句,藉此為自己的論述點題。這當然有一定程度拾人牙慧的嫌疑,不過你可以看得出他是真心相信這些名言錦句,再者同樣的智慧倘若別人說得更加精煉雋永,你堅持要換句話說並不見得能夠創造價值,反而還有東施效顰的疑慮。作者顯然是蒙格跟巴菲特的超級粉絲,他們兩位幾乎是每一章都會出場刷存在感,不過誰叫他們幾乎在現代生活的各種方方面面,都有一套既簡單又很有道理的處世智慧,你我也最好多聽著點。 :-p

《複利的喜悅》是一本理財投資書,但是它在進入正題之前,卻有上百頁看似與投資理財無關的絮絮叨叨,用「成為一部學習機器」、「選擇正確人生榜樣」、「慈善與善報的美德」之類貌似道德喊話的章節標題,要你「養成應世智慧」並且「打造強健的性情特質」。這裡頭當然有作者好為人師的成分,不過我倒是認同這些精神面的事情,對於你的投資績效影響,可能比你實際的投資能力更加重要。

比方說作者開宗明義,就極為強調時間價值,因為只有把時間運用得好,才能讓你自己有所成長,而無論你有多少錢,都買不到更多時間。但其實錢是可以買到更多時間的,你可以選擇付比較高的房租,住在離工作很近的地方,避免每天浪費很多時間通勤,或是把所有無關緊要的耗時瑣事,都外包給他人代勞。我們大多數人(很可能也包括你自己)經常是反其道而行,住在房租便宜的地方,每天舟車勞頓去工作,或是事必躬親啥都自己來,無非是想要藉此省下一點點錢,那些理財專家不都再三強調省小錢的重要嗎?殊不知你拿再多錢也買不到的時間,去換取當下的一點點小錢,卻在無形中浪費了很多讓自己成長進步,日後能夠賺大錢的時間——也就是說,你干擾了時間作用在你身上的複利效果,讓你從凡夫俗子脫胎換骨的速度變得太慢,沒有機會把智慧兌換成你最想要的錢錢。在本書頭十章那些看似與投資理財風馬牛不相及的篇幅裡,多的是這類對於資產累積具有決定性影響,一般人卻往往不知其然的觀念(隨便舉幾個例子:心智模型、能力圈、大道至簡、享樂跑步機),而作者大膽地把這些言者諄諄放在「正題」的前面,無非是希望讀者別走冤枉路。

本書在進入「正題」之後,自然有論及一些投資理財書籍經常會涵蓋的範疇:財報四表分析,內在價值,安全邊際,景氣循環與大宗商品,甚至分拆投資這種特殊的偏門項目也略有提及。不過由於對於一般非專業投資人來說,有些內容過於生澀瑣碎,讀者可能會發現這本書即使是談到投資實務的篇章,依然是那些跟數字沒有直接關係的觀念,比較容易消化吸收有所得。比方說書中有好幾個章節,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反覆闡述「價值陷阱」這個新手投資人經常落入的陷阱:好公司有 80% 的機率繼續維持是間好公司,爛公司則有 80% 的機率繼續是間爛公司,你要是想要趁著爛公司股價跌一波時逢低承接,接到的往往是把名為套牢的刀子。短期投資重要的是價格,長期投資重要的是品質;要賣掉價格很高的好公司股票時,一定要感到萬般不情願,因為就短中期看起來偏高的價格,就長期而言卻往往是大為低估了。「倘若你一定得犯錯,那就錯在估值上,可別錯在品質上。」但我們卻老是反過來操作,賣掉價格很低的爛公司股票萬般不情願,卻覺得好公司股價 87 鎂不能再高了不敢追,因為人性總是盯著價格,而不知價值為何物。(聳肩)

對於早就已經在其他地方聽聞過類似思想的財經領域老手而言,《複利的喜悅》這本有拾人牙慧之嫌的磚頭書,讀來也許了無多少新意;而對於剛接觸理財領域的投資小白來說,這本東拉西扯什麼都講的大部頭,章節編排與銜接也略嫌鬆散,不太容易抓到一個貫穿全書的主軸。不過倘若你是個對於理財投資有些許涉獵,但是還沒有建立起一套中心思想,既非初心者也不是老油條的讀者,《複利的喜悅》旁徵博引的成書風格,恰恰可以作為一張「檢查清單」,供你覆核自己對於各個領域思想的理解,是否有所缺漏或偏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