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但凡基本功,都是大巧若拙——我讀《國家地理攝影精技》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graphy Field Guide)

《國家地理攝影精技》封面

由於厭倦了想要好照片,老是得跟人伸手討要的處境,前些日子我打開了閒置已久的人生天賦表,試著點出一點基本的攝影技能。我很慶幸我的攝影啟蒙書,不是誠品攝影專區那些匠氣濃厚的「攝影老師」作品集,而是這本頂著國家地理雜誌招牌的翻譯書。本書翻譯水準不錯,中文通順易懂,同時保留了美籍作者的口吻,比某些翻譯文學還要好讀。在翻譯書地雷頗多的台灣書市,這本工具書難得地對讀者很友善。

跟坊間那些「名師心法不藏私」,「美照密技大公開」的攝影書籍相較之下,《國家地理攝影精技》絲毫沒有攝影名門的倨傲姿態,從光圈跟快門速度對於曝光量影響的第一課,用大白話說明攝影初學者需要了解的基本原理——你若讀過一些故作高深卻語焉不詳的攝影雜誌,大概就能明白為什麼我會對於「大白話」如此激賞。所有的攝影觀念,本書都交代得非常清楚,不但能夠極大程度地協助攝影新手建立基礎觀念,即便是對攝影已有一定程度涉獵的業餘同好,也能夠藉此釐清某些似是而非的認知。

在講解觀念之餘,這本書也按照題材分門別類,提供讀者出門實拍的操作建議。它的分類方式有別於一般攝影書籍,是按照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平日工作會碰上的題材來分類,不過再稍微想一下,這似乎才是比較貼切的攝影題材分類法——「藝術」、「節慶」跟「建築」攝影,聽起來總比「逆光人像」、「閃燈補光」跟「夜景帶人」,來得更直覺易懂吧?從這點恰足以說明這本書與其他攝影書籍的根本差異:當攝影老師們都在教你光圈要開多大,白平衡怎麼設定,測光模式選哪個,從哪個方向打燈補光時,《國家地理攝影精技》已經拋開了附在照片旁的那堆拍攝參數,悄悄進入了哲學領域,告訴讀者拍攝風景要先掌握它吸引你的特點,拍攝人物要如何捕捉到你最想呈現出來的神韻,拍攝特殊場景要思考的是那個特殊因素對畫面有何影響。這本書並不直截了當地告訴你這張照片是怎麼拍的,圖說裡卻多的是一語道破的評語,點破這張照片為何如此吸睛。慣於工具理性思考模式的台灣人,也許更想得知那些藏在 Exif 的拍攝資訊,然後想像自己也能照表拍出同樣精彩的照片;然而從這本書從未在這方面濃墨重彩看來,這顯然不是拍出好照片的圭臬。

《國家地理攝影精技》最大的看頭,自然是頻道旗下攝影師火力展示,將近五十頁的「極限攝影」主題篇,以及他們分享拍攝作業小祕訣的名家解說,讓讀者一窺那些個不可思議的瑰麗景致,究竟是怎麼拍攝出來的。你會發現這些職業好手並不以攝影兵器取勝,許多攝影同好的外拍裝備,可能比他們還要講究齊備;然而他們為了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與拍攝對象長久經營的用心,卻是你從未聽聞過,更未曾付出過的。不過即使你沒有那個閒工夫,長時間泡在異鄉野地跟拍攝對象搏感情,這些實務經驗豐富的攝影師,依然有許多心法可以與你分享,而且沒有半點說教氣。「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本書裡倒是有好幾席這樣的話,也許能夠幫你省下百年摸索的工夫也說不定。(並沒有)

倘若一定要挑缺點的話,那大概是這本書的出版年份已經有些老舊,對於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數位攝影,篇幅僅僅聊備一格,而且明顯跟不上時代腳步,比方說「容量可觀的 64MB 記憶卡」之類的;相對地像是特殊底片以及非 TTL 自動閃燈等等,如今已經很少見到的古董,卻有些介紹過詳,不甚實際。當然啦,關於數位攝影的專門內容,你很容易就能找到替代的資訊來源,這本書也沒有自我標榜是攝影百科全書;然而書中那份關於攝影這門學問的「靈魂」,卻是書店架上絕大多數的攝影專書,即使有也相當影薄的一部分。我一個玩攝影的朋友說得好:這本書裡有很多你拍多了就會不小心忘記,但是還以為自己知道的事情。

(最後修訂日期: 2024.03.09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