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致富並不難,只要把「致貧心態」全部剔除——我讀《致富心態》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Timeless Lessons on Wealth, Greed, and Happiness)

《致富心態》封面 這本被許多人譽為今年最佳理財類書籍的著作(話說它的中譯本是在年初出版,現在的人都習慣把話說得那麼滿嗎?年初就知道年度最佳),它的書名沒有直譯為《金錢心理學》,因為這會跟幾年前出版的另一本理財書撞名。至於取名叫《致富心態》嘛,也不能說取得不好,因為這些確實是想要致富的你,必須要建立起來的心態。不過真正透露出這本書中心思想的,是在它的副標:財富、貪婪與幸福。也就是說,財富只是你需要知道的三分之一,而另外三分之二才是你真正致富的關鍵:財富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追求幸福,而為此你必須要控制好貪婪,但我們經常搞砸。

所以《致富心態》表面上說的是金錢,實際上講的是對於人生各種方方面面的認知。這些事情說來也不是什麼你原本不知道,需要人家指點迷津的奧義,但是作者 Morgan Housel 的本事在於,他很擅長用一則則簡短有力的案例故事,讓你重新體悟到這些你以為誰沒聽過的心靈雞湯,原來竟會造成天壤之別。比方說他說到成功者可能只是空前好運,失敗者可能只是有夠衰小,就以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跟保羅·艾倫為例子,指出他們是有百萬分之一的好運,在當年全世界三億名高中生中,成為那三百名進入既有錢買電腦,也有遠見買電腦的湖濱中學就讀的人;但是跟他們同窗求學,本事一點也不比他們遜色的另一個同學,則是碰上了百萬分之一的衰運,高中還沒畢業就死於山難,微軟的創辦人就這麼自動少了一個。他講到緊急預備金的風險控管觀念,就提到買樂透的大多是窮人,美國最低收入的家庭平均每年花 400 美元買樂透,但他們緊急時卻湊不出 400 美元,這些人把自己的安全網,揮霍在中獎率幾百萬分之一的賭注上。他要說明指數型投資的概念時,也沒有搬出其他理財書的長篇大論,而是舉出一位買到許多大師名作的藝術品經紀商,說他成功的祕訣既不是眼光奇準,也不是幸運無比,而是什麼作品都買,並且持有夠久,讓少數精品脫穎而出,成為絕大部分的利潤所在。這些故事並不是經過嚴謹推導的論述,但是似乎更有一語道破的效果。

《致富心態》把想說的事情整理成 20 個要點,我覺得可以概分為人生觀、金錢觀、以及風險觀三個主題。作者首先提醒讀者,每個人都活在他自己個人的人生經驗裡,很難從中跳脫出來,去理解人生還有其他的可能性跟思考方向;任何事情的成敗都有很濃厚的機運因素,但我們都很愛為成王敗寇編派各種故事,然後認定那就是世界運作的常軌,而且別人的失敗都是他決策錯誤,我們自己的失敗則是倒霉落衰。我特別欣賞作者說錢能買到最棒的東西是時間,也就是支配自己要怎麼過日子的自由,並且一如本書的寫作風格,用一個存下「去你的老子不幹了」基金,從此即使財富還沒自由,就先獲得精神自由的故事,來說明這件非常重要但很少人了解的事:有個領最低薪資的傢伙,工作兩年存下一年的生活費,知道自己當個全職音樂家,每個月應該可以接到幾場演出,足以負擔生活費,他就辭職不幹了,這輩子再也沒有找過第二份工作。後來他功成名就,但「那些事對我的生活沒有太大影響,不過就是銀行戶頭多了一些錢。真正的分水嶺是在我賺到一年生活費,辭職不幹的那一年。」你不覺得你彷彿看到了隧道那頭,名為脫離社畜人生的那道光了嗎?

想要過上自己想過的人生,我們需要擁有足夠的金錢,而這裡頭有幾件雖然簡單,卻不容易的事情。首先你必須要存錢,這是可以操之在己的事,是達成各種財務目標最基本,也最簡單的方式。接著你要讓存起來的錢透過複利增長,複利看似微不足道(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加上時間發酵就會造就極為驚人的結果,但你的直覺似乎永遠也無法真正理解這一點,就像你也無法理解極少數的事件會帶來極大的成功,因此你不得不去承受次數眾多的失敗,因為你禁不起錯過任何機會一樣。然後無論你再怎麼會賺錢,只要入不敷出就是白搭,這道理誰都明白,但又有多少人能夠抗拒發了財之後,買一輛超跑(或是任何你想要的奢侈品)來犒賞自己的衝動呢?作者把這「超跑車主的謬論」說得很好笑:你以為別人看著你的車,會覺得你很成功,但作者以他當過泊車小弟的工作經驗做擔保,他們才不在乎你,他們甚至沒有注意到你,他們眼中只有那輛車,然後幻想自己坐在裡面,一秒鐘都沒有想到車主。於是你看到一個花了 300 萬買超跑的人,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的戶頭少了 300 萬。一個說想要成為百萬富翁的人,他心裡真正的想法其實是:「我想要花一百萬。」但那正是成為百萬富翁的反義詞,而我們總是不這麼想。(聳肩)

想要用錢過得舒爽,最要緊的是風險管理。作者在本書後段密切探討各種風險觀念,告訴讀者人生充滿各種匪夷所思,歷史無法讓你成為先知,所以一定要留下足夠的安全邊際,確保自己無論在任何想得到跟想不到的狀況下,都能夠存活下來;千萬別像那些個在金融史上身敗名裂的權貴人士,為了自己既沒有也不需要的東西,賭上自己所擁有又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是相對而言,為了賺取報酬,你必須要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在股票市場就是指股價的波動性;你應該要把這當成是賺取報酬的手續費,而不是不夠聰明睿智的罰金,試圖規避這筆「費用」所做的操作,通常很難有什麼好結果。在風險與報酬之間,通常有個最理性的「最佳解」,不過作者非常務實地建議你,與其講究純粹理性的精打細算,不如追求個「合理」就好,因為雖然投資理財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反人性,但是太超過你也沒辦法堅持。你真的是要看過夠多的失敗(其中可能也混雜著幾次你自己個人的失敗),才能領悟到「合理就好」是多大的智慧。 ^_-

結果這本《致富心態》,有講出什麼別的理財書籍沒有講過,甚至是你在理財範疇以外的其他領域,從沒有聽過的獨門創見嗎?細數之下似乎是沒有,但就像一句我在別的書裡讀過的話所說的:人們在星期天上教堂,並不是因為他們期望聽到第十一誡。這確實是一本滿滿雞湯的理財書籍,不過同樣是雞湯,當你喝過煲湯之後,你才知道為什麼那些即食湯包,都沒有滋補到你的心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