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進場時,拿到一張免費贈送的節目單。這張節目單特意留下裝訂邊,方便觀眾裝訂收藏,設計得相當貼心,但是正面印著「水滸傳」三個字的字體,看起來卻彷彿是 CorelDraw 排版跑掉似地,有點怪怪的——「水」的左邊那兩筆跟中間分家了,「傳」的人字旁也是,「滸」的水字邊則被畫得像是日文片假名。解體的「水」字右邊那一塊,跟「滸」字的水字邊黏在一起,組成一個無法辨識的漢字;整體看上去第一眼看到的是「水許專」,有些被拆解開來的部分,就這麼被你腦中的辨字機制自動忽略了。「解構」與「重組」正是林奕華這齣後現代詮釋的《水滸傳》核心,然而就如同你看解體的標題,會漏看一些不該漏看的部分一樣,這齣戲恐怕也搞丟了一些不該搞丟的東西。
這張節目單雖然只有薄薄一張紙,上面卻寫了很多內容,相當程度地取代了導讀與劇評的工作。看來林奕華雖然在劇裡留下很多模糊空間,但他並不想要把詮釋的權力完全交予觀眾或是藝評人,於是索性自己侃侃而談創作理念跟文本內涵,觀眾自然就會依循他設定的脈絡去解讀這齣劇;然而你只要跳脫節目單為觀眾劃好的先驗框架,就不難發現這劇有很多有待商榷的問題。比方說它借用了《水滸傳》原著的人物,但是在開場自介之後就再也沒提過他們的名字,除非你的認臉功夫很強,否則很難辨識誰是林沖誰是李逵,那麼所謂的「男性密碼」云云,又要如何對應到原著那些人物呢?這使得林奕華的《水滸傳》,與其說是原著改編,更像是借用了幾個名著人設的同人誌,而你當然可以質疑為什麼所謂的「男性密碼」,是編導設定的這些而不是別的。
這齣劇的劇本以九位男角輪番上陣,每人各自演出一段「大哥—女人—小弟」的三角關係角色扮演,主旋律是節奏明快的詼諧,用一連串爆炸性的演出能量,逼著觀眾無瑕沉澱思考,被迫跟著劇本拔足狂奔。劇本設定這裡「搏君一笑」,你若是不跟著整個劇場一起做笑聲治療,好像就有點失禮;偏偏這齣劇塞入了大量的黃色笑料,雖說「國風好色而不淫」,可你還是對於這充斥著陽性符號,女性被限縮為物化工具的場域,感覺到一股難以名狀的尷尬。你只能想辦法說服自己,這本來就是一齣探索男性意識的戲劇,不矯飾地呈現大多數男人腦袋裡的真實想法,也是理所當然的操作吧!在這搞笑為用的角色扮演遊戲中間,穿插著九位男角嚴肅認真的內心獨白,然而這些原意應該是觀照內省的單人獨幕劇,卻大多落入無病呻吟,為賦解構強說愁的領域。李建常那神似人魔的混世計程車司機角色,確實具有讓人心頭一凜的足夠魄力,王耀慶那自信爆表的喜劇風格我也很喜歡,然而這些比較是屬於演員個人的舞台魅力,而不是文本賦予的角色深度。他們在舞台上哭了老半天,你我還是搞不清楚到底是誰死了。
這些角色扮演遊戲細節雖有出入,主題卻無甚差別,全都是「大哥—女人—小弟」三者之間的權力遊戲。有時大哥強勢小弟軟弱,有時小弟逆襲上位;有時男人一起宰制女人,有時女人反手乘辱男人⋯⋯所以呢?這世界不一直是這樣的嗎?有一幕特別精彩的戲,在背景布幕製造出大小不一的演員投影,再讓前景演員與背景投影互動,用影子大小象徵彼此權力關係的強弱消長;這是林奕華舞台技術純熟的鮮明例證,但既然光是這一幕就已經充分闡述主題,同樣的菜炒上九遍,邊際效益遞減到令人感到不耐的程度。跟《西遊記》類似,下半場剛開演十分鐘,我就開始感到有點後悔,怎麼沒有在中場休息時果斷走人,這下要坐到演完了啦⋯⋯(抖腳)
其實這一齣《水滸傳》的中心思想,就是節目單上面的標題,被拆解得前不著「許」,後不巴「專」,孤零零站在中間的「人」。也許是唯恐觀眾看不出這層暗示,英文副標索性開門見山直書「 WHAT is MAN? 」舞台上的男人各有各的臉孔,不過要的東西別無二致,不外乎金錢、女人與權勢;於是林奕華佈置了一個充滿符號的舞台,載著大嫂(女人)的跑車(金錢)撞斷了路燈(象徵權勢的陽具符號),翻倒在人生的公路上。推崇羅蘭巴特的林奕華,信手拈來就能擺出一個漂亮的符號空間,但他也跟他推崇的羅蘭巴特一樣,把玩符號過了頭,把文本複雜化到沒人看得懂;各幕之間幾乎沒有劇情上的關聯性,宛如一堆極短篇堆砌出來的大雜燴,原著角色也被塗抹得面目模糊,走出戲院之後你壓根想不起來誰在飾演誰,誰又做了什麼。即使已經很習慣在劇場裡思考的我,後來也乾脆放棄思考,就跟著大家對著有夠形而下,製作水準很高但訴求層次很低的黃色笑料笑開懷。把這劇看成《東京情色派》,這又要算誰的責任呢?
林奕華的舞台調度功力堪稱一流,他很懂得如何有效地表達他想要表達的東西,問題是他想表達什麼?在捨棄了劇情與角色之後,這齣劇更加倚賴情境與語言,然而這偏偏是這齣劇最大的罩門。林奕華在作品裡不斷地「問」,問這個問那個,那樣問這樣問,問得鏗鏘有力,問得撕心裂肺;然而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提問,我們需要的是某種解方,某種出路,而不是什麼提問尖銳卻給不出答案的「開放性文本」。這事林奕華自己是心知肚明的,不然就不會在戲劇接近尾聲時,安排一個發覺似乎有什麼事情不對勁的演員,跳出來把觀眾的提問單挨次問個遍,抬頭仰望等待著有如上帝般的舞台總監給個答案——然而他等待的答案跟果陀一樣終究沒有來,演員摸摸鼻子默默地回去繼續他的表演,觀眾也別無選擇只能照單全收這坨剪不斷理還亂的「男性探索」。
《西遊記》跟《水滸傳》兩齣戲看下來,差不多就是我跟林奕華舞台劇的全部緣份了。他把現代劇場的舞台玩得別出心裁,卻是標準的金玉其外;後頭那句我沒說是因為平心而論它確實沒那麼糟,但那很明顯並不是我進劇院想要看到的東西。我不會說這些劇不值得買票看現場,畢竟多的是比看劇更不值得花這九百或一千二票錢的方法,但這真的稱不上什麼「一生必看至少一次」的神作。林奕華改編四大名著的努力,搏君一笑的成果還是有的,戲劇治療不就是這麼回事嗎;不過倘若你跟我一樣,是想帶點什麼能夠沉澱下來的東西回家的話,買本原著秉燭夜讀還比較實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