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環島,不只是熱血——我讀《島內出走》

《島內出走》封面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島內出走》這本書,以至於環島這件事,該怎麼說呢?很多人大概會不假思索地,使用「熱血」這個既方便又肯定不會有錯的答案。但是這麼一來,像我這樣缺乏熱血魂的「冷人」,是不是就無法從中獲得什麼了?

《島內出走》是我去年環島前,唯一做過的完整功課,部份原因是要去借車,不拜讀說不過去。 :-p 當時我需要的,是偏向工具性質的知識,而這本書基本上有達到我對它的期望:每日詳列的里程數、騎乘時間與路線,確實讓我在上路前,對環島有個粗略的概念;「蛙式經驗談」那些小欄專題,對於東西怎麼帶,下雨怎麼辦,車子怎麼修,這些你不知道環島就可能會變得很麻煩的事,也有精簡實用的介紹。當然啦還有很多「蛙大沒有告訴你的事」,不過我覺得啊,環島書能把你送上路就夠了,島還是要自己去環的,對吧?

今年年初,因為要著手整理環島書的文稿,多少也需要思考一下整本書的編輯方向,我把《島內出走》從書架上請了出來,再細細翻了一遍。蛙大的照片拍得很入味,全彩高磅數印刷的效果,不輸電腦螢幕上的特麗大圖,這是顯而易見的優點;版面編排也很用心,大圖小圖錯落有致不說,一些配合內文主題的特殊設計,也頗有導引讀者的效果。大出版社的編輯群,果然有他們的一套。

不過倘若《島內出走》只是一本尚稱實用的環島工具書,或是用單眼相機拍攝的台灣采風集錦,那是不會造成多大迴響的——四個臭男生的遊記寫真書,市場在哪裡呢? XD 但是我想,你應該也看到了跟我看到一樣的東西:故事。這是一段看似平淡無奇,卻又莫名地引人入勝的故事。

如果單把文字抽離出來,從文學賞析的角度來看,你或許不會覺得蛙大的遊記,寫得有多精彩。很多地方的描述點到為止,你還覺得意猶未盡哩,他們卻揮揮手說要趕路了;有些故事著墨甚多,顯然作者很有感覺,但你若沒有跟他一樣的興頭,不免要覺得有點自溺,在一旁踱著腳尖,看他什麼時候要上路。而四個人出團,沿路上的歧異與摩擦,更是我們與人共處,每天都在面對的浮世繪。要嘔氣要翻臉要白眼,還用得著環島才看得到?

但是儘管如此,你還是一頁頁地翻下去,跟著這四人八輪十六天的軌跡,神遊寶島一大圈。蛙大回到了台北,在第六十六天決定讓自己的人生來個 off-road ,而闔上最後一頁的你,彷彿也覺得自己的生命,有了那麼一點說不上來的改變。為什麼?

我想是因為他真的是把這段旅程裡的點點滴滴,拿出來跟大家分享,舉凡白爛的遊戲、分歧的意見、永遠 delay 的行程、玩樂的放縱、甚至賭爛的心情⋯⋯所有好的壞的,美麗的醜陋的,難堪的驕傲的,一體呈現,未加粉飾。很多人一面對鏡頭,一打開文字編輯器,就開始想:那件事就不要提了吧,這個要換個說法,我才不要給人家拍醜照咧⋯⋯結果呢,人家或許不知道你隱藏了什麼,但是掐頭去尾、修剪賁飾的生命面貌,是很難感動人心的。《島內出走》沒有這個問題,而一個人的生命經歷,只要是真實不虛的,就無所謂深淺好壞,都能幫助你成長。

所以從《島內出走》這本書,到環島這件事,用「熱血」一言以蔽之,我覺得是小看了這裡頭的生命意涵。你要是能從中獲得什麼,憑恃的並不是那股在表面翻騰的熱血(因為我就沒有啊),而是你能否真正面對這一路上顯露的本心。

然後你忍不住要想:人要面對自己的時候,怎麼好像都是往台東跑?《最遙遠的距離》,騎車也能到唷! ^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