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想要打敗大盤,就別想打敗大盤——我讀《打敗大盤的股市策略》 (Unconventional Success)

《打敗大盤的股市策略》封面

又是一本你很想把中文書名塗掉的理財經典。擔任耶魯大學捐贈基金投資長的 David Swensen ,確實用一套複雜專業的資產配置策略,創造出打敗大盤的投資績效;但他這本寫給個人投資做參考的書,既沒有期待打敗大盤,也沒要你在股市裡殺進殺出。他給一般散戶的成功建議,就像原文書名那樣,帶著一點哲學味道:你要不落俗套,才能成功投資。

既然扯到了哲學,這就需要稍微解釋一下。「不落俗套的成功之道」,典出影響近百年人類經濟思想甚巨的凱恩斯,一句直指人性的話:「世俗之見認為,與其出奇制勝,不如從眾而敗。」這個人性的運作機制是這樣的:如果你跟大家一起跑,起碼要死大家一起死;但是如果只有你一個人跑別的方向,結果大家都沒事只有你死,你會被大家笑一輩子。更讓人不舒服的發展是,萬一只有你一個人跑別的方向,結果你竟然活下來了,那些跟著大家跑而沒有死掉的人,也不想稱讚你有什麼先見之明,因為這會顯得他們自己很蠢,而人們在被自己的愚蠢搞死之前,在乎別人覺得他們很愚蠢的程度,似乎遠遠大於在乎自己會不會被搞死。想想你在投資理財這方面做過的每一件蠢事,你會發現這個人性的弱點,如何牢牢地把你套在每一個自以為明智的決策上。

⋯⋯唔,好吧,在投資理財以外的每一件蠢事也是這樣。(攤手)

David Swensen 教你的「不落俗套的成功之道」,其實都是每一位散戶投資宗師講過的老生常談:用分散風險的資產配置,把投資主力放在股票上,然後堅持下去。為了達到這三項投資原則,你需要找到跟你利益衝突最小的資產管理公司,採用指數化投資工具,然後利用內建買低賣高機制的資產再平衡策略,確實實現潛在的獲利。這套簡稱「被動型投資」的投資哲學,跟你在市場上聽到的主流聲音,完全背道而馳——尋找最豪洨的投顧老師或投信公司,選出下一檔飆股或熱門基金,然後在完美的時機賣在高點。你到哪都聽得到這種「落於俗套的成功之見」,奇怪的是成功的永遠只有講給你聽的那個人。

這本舊名《史雲生的逆向操作法則》的著作(還是沒騷到癢處,但比現在這版的譯名好多了),行文風格典雅純正,另一個意思就是有點無趣,我覺得頗適合給理專看(雖然他們大概都沒看過),或是拿來自己檢查有沒有犯下什麼資產配置的基本錯誤。 Swensen 介紹了各種資產類別的優缺點,對於核心資產(不用主動操作就能產生報酬,並且可以給投資組合帶來差異化的流動性資產)他主張多少配置一點,對於非核心資產(那些金融機構經常想賣給你的東西)則叫你少碰為妙。他也很務實地建議你,你個人不看好的資產不要持有「太多」,因為人性會使你很難長期持有大量這種資產,但如果佔比不是太大,你就有比較大的可能願意放著不管,讓它有機會發揮負相關的資產配置作用。作者還真的很顧及投資人的心理弱點哪!(茶)

這本《不落俗套的成功之道》(我終於受不了,直接幫它改了書名)最精彩的部分,我認為是作者剖析各種資產類別以及金融業者,跟投資人的利益協調性。利益衝突在金融世界裡無所不在,但沒有作者幫你細數列舉,你很難想像市場上那麼多金融商品,根本就是內建「賺錢我賺,賠錢你賠」的婊人機制。除了最單純的股票跟美國公債以外,那些有著高收益包裝的資產類別,都具有琳琅滿目的爛貨特質;舉凡信用風險、贖回條款、流動性差、匯率風險、零和遊戲、經理人分紅,看完你一整個就不想碰這些資產類別了,但這偏偏就是你去到任何一個販售金融商品的地方,他們端給你「挑選」的各種菜色。

當你知道即使你在債市表現最好的三年期間,買到你所能期待報酬最佳的一檔高收益公司債,跟相同時期的美國公債相比,總報酬竟然只多出可憐兮兮的 7% ,卻得承擔每個月擔心公司會不會破產倒債的龐大心理壓力時,你著實不知道哪個腦袋清楚的正常人,還會去買這種上漲時漲不過股票,利率下跌時你也貪不到便宜,只有在公司破產時跟著大家一起血本無歸,名符其實的垃圾債——呃,好像是買高收益債基金買到超過一兆台幣的台灣投資人,因為這是銀行財富管理部門最熱賣的商品。那些理專都沒有拜讀過耶魯大學投資長的經典大作嗎?也許有吧,只不過理專心裡苦,理專知道可是理專不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